《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32团中学姜锦娴
教材分析
时间的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秒的认识”以后,知道1时=60分,1分=60秒的基础上,对时间进行的简单的相关计算。本课包含两个知识点:时、分、秒的换算和时间的计算。
说教学目标
1.会进行时、分、秒的换算。
2.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前两个目标在课上出示了,虽然最后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上没有出示,但是渗透在我讲课的过程中。
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中,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学,再通过后教环节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包含两个知识点:时、分、秒的换算和时间的计算,所以我采用了两学两教,先学时、分、秒的换算,再学时间的计算,这样有利于分别总结归纳方法。
教学过程分析
一.板书课题
二.一学
㈠出示教学目标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明确第一个学习目标,知道要学会什么。
㈡出示自学指导1
认真看课本62页例1:
思考:1.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⑴大单位→小单位
怎样把“时”化成“分”?怎样把“分”化成“秒”?
⑵小单位→大单位
怎样把“分”化成“时”?怎样把“秒”化成“分”?
(自学时间:3分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例题,边看书边思考,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归纳总结做题方法有很大的帮助,这些问题搞懂了,理顺了,做题方法自然就会了。
㈢先学
.生看书,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坐姿端正。
㈣检测1:
3时=()分240分=()时
5分=()秒180秒=()分
设计意图:学生做完后检测自学效果。书上例题只讲了大单位如何化成小单位,反过来小单位如何化成大单位没有讲,但在练习中又经常出现,有些学生两种类型会都做,但有些学生只会大化小,不会小化大,所以我认为两种类型都要讲,让学生先做,先思考。最后在后教中引导学生总结出方法。
三.一教
1.更正
2.讨论:若对,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若错,错在哪里?
3.评正确率,并让改错
4.小结:
时60分60秒
大单位→小单位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
小单位→大单位看前面包含了几个60就是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不断的引导,让学生发现左边2道是大单位化成小单位,右边两道题是小单位化成大单位。从而引导学生分别发现和总结出大单位化小单位的方法,小单位化大单位的方法。
四.当堂训练2(书上62页做一做第1题)
3时=()分4分=()秒
设计意图:巩固刚才学的知识
五.二学
㈠出示教学目标2: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第二个知识点要学什么。
㈡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2页例2,思考:书上用了几种方法计算时间?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自学时间:5分钟)
设计意图:提倡算法多样性,鼓励学生还想出不同算法。
㈢先学:生看书,边看书边思考。
㈣自学检测2
做数学书63页第4题
设计意图:这道题比较直观典型,有钟表的模型,在计算时间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多种算法,有些看钟表数格子就可以解决,还有些用减法和加法都可以算时间。
六.二教
1.更正
2.讨论。若对,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方法是什么?若错,为什么错?
3.评正确率,并让改错
4小结计算时间的方法:
1.数大格:乘法
2.减法(后面时刻-开始时刻)
3加法(把不同时间段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算不同的经过时间,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算法,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计算时间的几种方法。
七.当堂训练2(做一做第二题)
设计意图:巩固时间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全课总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时间,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合理的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