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成反比例的量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5页的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第6~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比例关系?  2、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时间一定,行驶的路程和速度  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  3、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两种量成正比例?  4、导入新课:  如果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又存在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的表格  学生填表  
2、小组讨论:  (1)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2)你能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吗?  (3)猜一猜,这两种量成什么关系?  
3、全班交流  学生初步概括反比例的意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填表  思考题中所提出的问题  组织交流,再次感知成反比例的量  
5、抽象表达反比例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例3和“试一试”,说说它们的共同点。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x×y=k(一定)揭示板书课题。  
三、巩固应用  5、练一练www.xkb1.com  每袋糖果的粒数和装的袋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6、练习十三第6题  先算一算、想一想,再组织讨论和交流。  要求学生完整地说出判断的思考过程。  7、练习十三第7题  先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再有条理地说明判断的理由。  8、练习十三第8题  先填表,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判断,明确: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不成反比例。  9、思考:  100÷x=y,那么x和y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6、同桌学生相互出题,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四、总结反思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课后你能与同学相互出题进行练习吗?  学生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新课标第一网  成反比例的量  
整理与练习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