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数学教学随笔-教学过程需要“深度”引导

《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建意,并与同伴进行交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贯彻,广大教师逐渐对新理念有所认识,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独立思考,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学生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但我们决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任由学生盲目的“独立思考”,漫无目的的“信口开河”,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低效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学中不可忽视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引导”。
3月11日,听了一节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总感觉缺少深度。
内容:一年级下册19页
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明确了图中小朋友在进行三项活动。之后逐一引导学生分析解决。
1、出示踢足球的情境图。
教师引导:“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有3个人在抢球。”
生2:“我发现有3个女生。”
……
显然学生并没有注意到图中给出的文字信息:“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
之后教师“导着学生”解决了“还有几个人?”的问题。
2、出示丢手绢情境图。
教师引导:“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
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汇报交流。
生1:“有14人,戴红领巾的有2人,不戴红领巾的有几人?”
生2:“女生比男生多几人?”
生3:“男生比女生少几人?”
生4:“一共有多少人?”
随着学生的提问问题得到逐一解决。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