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教学随笔:折扇诱发的生动

教学数学活动课“扇形的面积”时,由于笔者无意中捕捉到了“折扇”这一特有的教学资源,课堂因此而呈现出了新的气象。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扇形。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扇形?
生:我在一些统计图上看到过扇形。
生:打开的折扇就是一个近似的扇形。
生:孔雀展开的屏羽就像一个近似的扇形。
教师拿出一把特制的折扇(形状是标准的扇形),并将其打开到不同角度。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同样一把折扇,打开的角度越大,扇出来的风就越怎样?打开的角度越小呢?
生:打开的角度越大,扇面与空气接触的面越大,扇出来的风就越大;打开的角度越小,扇面与空气接触的面就越小,扇出来的风就越小。
师:这位同学很有生活经验,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可见,扇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扇形的面积与它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师:扇形的面积除了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外,它还取决于什么呢?
教师又拿出另一把小一些的折扇,并演示把两把折扇打开到相同的角度,再叠放到一起。
师:大家再注意看,这两个扇面,哪一个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积比较小?因此,扇形的面积还与什么有关?
生:扇形的面积还与它的半径的长短有关。
生:扇形的面积取决于它的半径的长度以及圆心角的度数。
……
课后,办公室的老师们纷纷评价说:没想到,一把小小的折扇,竟然在这堂课中发挥了如此大的教学功效。但我却陷入深深的思考:现实生活中,类似折扇这样的教学资源随处可见,为什么我们没有将它们转变成生动教学的诱因呢?笔者以为,如果我们的教师缺少智慧的眼光,那么即使面对再多的资源,他也会熟视无睹。如果我们的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热衷于执行教案,那么他也不会主动地去开发、寻找教学资源。俗话说“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只要我们有一种自觉开发教学资源的意识,那我们便会发现像折扇、身份证、年历等这些常见的生活物品都能为教学增色添彩,便会发现像商品标签、树叶、地图等寻常物件中都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深挖下去,便是一口鲜活的“水井”。
生成的背后是创造。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重复昨天的故事,那么就很难寻觅到教学的乐趣。如果我们缺失一种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那么我们和我们的学生就很难体验到生命的灵动与勃发。反之,当我们有了一种创造的激情与冲动时,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可能会一改往日的乏味和单调,变得生动而丰富起来。但愿“小小的折扇”能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扇来一股清新的风,能给我们扇起一片思想的涟漪,让我们逐步走向智慧,让我们的数学教学逐步走向生动、精彩。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