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知识置于一定的现实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新知,这是不争的事实。是否所有的情境都离学生的生活越近越好呢?不作有效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光靠罗列现象,很难作出胸有成竹的回答,同时也无助于指导自己的实际操作。现撷取报刊上的两个案例试作分析。
教学“24时记时法”。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有一道题,提供了一张从南京到秦皇岛的火车票,问妈妈去秦皇岛,她下午几点前到达车站比较合适。某教师将它改为所在省会到本地的汽车票,问题也作了相应的改动。除此之外,还把教材中的许多习题内容改成了有关本地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
教学“求商的近似值”。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阿姨购125米布为学生做校服,若每套校服大约用布2米,这些布可做校服多少套?
结合上述案例,笔者以为,生活情境不一定离学生越近越好。以第一个案例为例,为了达到目的,针对学生没有坐过火车,没到过南京、秦皇岛的现实,教师特意将教材内容作了改动。但这一改动,照顾了亲近感,却忽视了新鲜感;照顾了当前,却忽视了将来;降低了难度,却影响了问题固有的挑战性。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关键看我们如何取舍,如何权衡。笔者倒更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即情境的创设固然要兼顾学生的生活,但这里的生活应该是一个“大生活”,而并不完全等同于学生熟悉的“小生活圈”。选择题材时如果能适当超越一些时空的限制,既能激发学生兴趣,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再来看第二个案例。有同学错误地解答为125÷2≈63(套),该文作者的解答为62套,相信绝大多数教师也这么认为。但果真如此吗?实际裁剪服装时,涉及布料幅宽及衣服尺寸问题,哪怕做一件衣服,一般的师傅为了省料都进行套裁。一块长布料在不同技艺的师傅手里,如果单件做得多,其利用率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最大值)。125米的布,每套衣服大约用布2米,这里的2米又是大概的数量,实际的答案绝对不止62套。究竟最多能做多少套,光有问题中简单的条件,恐怕连高明的师傅也解答不了。做衣服每个农村学生都经历过,不可谓离学生不近。为什么离学生这么近的生活问题,学生解决起来却错误不断,甚至连大多数教师还以错纠错呢?笔者以为,那是因为生活现象并不只是数学学科抽象的原型,合理地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有时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参与。试想,本打算提供一些离生活很近的问题情境,以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果却在题材的科学性、解题方法的合理性等问题上惹了一堆谁也讲不清、道不明的事,自寻烦扰,又是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