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
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偷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讲的时间太久了!牧师的话无论如何动听与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唠叨个不停,仿佛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满似的,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犯过如牧师一样的错误呢?当你的孩子无意或者有意犯下一个令你气愤的错误,你是不是批判了一次、两次之后,还觉得不够解恨,或者还是怀疑你的孩子是不是记住了你对他的批评、教育,为了确保他/她能够记住并且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你又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苦口婆心”地为他讲解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原因,或者干脆再批评几次,让他长长记性!好像只有这样,你才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想想,每次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孩子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们是对你的每一个批判、意见都虔诚地接受吗?
其实,在浑然不觉中,孩子的心理已由最初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内疚感发展到对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批判的愤怒!他不是愤怒你不该批判他的错误,甚至在你前两次批判时他还曾下定决心以后好好表现,让你不再为他生气了!然而,当他发现你根本不相信他能记住你的批判,你对他根本不信任时,他会坚信你根本不是一个和他站在同一战线上,帮他改进错误的人,简直是一个十足的无法容忍任何错误的恶魔!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经常盲目地对孩子进行许多大而空的说教,殊不知孩子已经“超”熟悉这些“名言警句”,即使认为父母的话“句句是道理”,但由于家长爱之心切,责之心苛,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打“歼灭战”,造成孩子幼嫩的心灵难以承受,这同时也是广大青少年在受到父母不恰当的批评时出现“顶牛”的原因所在。
留点“空白”
作为教师,同样应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案例:一位教师在考试讲评课上反复批评一个学生,并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把该生的试卷撕烂了。该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用手中的钢笔戳向老师的脸,使这位老师的脸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切记,“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
教育要讲究“空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空白,”才能产生美感。家长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穷追不舍”,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如此,才能使成长中的儿女把父母或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自愿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