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能准确地指向新课程理念,一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频频出现的一些鼓励性课堂用语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不用举手,想说就说”。在听课时,经常听到教师这样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目的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用举手”给了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发言机会,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课堂成果更丰富。这样的出发点本无可厚非,但在实际教学中真能取得预想的好效果吗?课堂上教师“不用举手”的话音刚落,班内喊声四起。有的学生根本不去想答案合适与否,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的学生更像是在“凑热闹”,说了些什么自己也不清楚。教师满耳朵都是声音,细听却连一个准确的信息也难以获得。“乱糟糟”之后马上就是“静悄悄”,教师还要再次请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时的“举手”情况已不像刚才那样乐观。显然,并非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思考有信心。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各不相同,课堂上的反应时间或长或短,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证。集体“抢答”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更会使学生形成一种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而教师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则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活动。
“猜一猜,大胆说”。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课堂用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大胆地猜一猜”。据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诚然,猜想能力是很重要的科学素养之一,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培养。然而,是不是所有的“猜一猜”都能实现初衷呢?我们看到,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种情景:“猜”的时候学生们个个兴奋异常、积极踊跃,在他们的意识里,既然是“猜”,就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然而,如果教师在学生的猜想后再问一句:“你这样猜想的依据是什么?”很多学生则变得哑口无言。在他们的眼里,“猜”难道还需要理由吗?这样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总是不乏猜想,在每一个研究阶段,每一个领域都有很多的科学猜想,吸引无数的科学家为了验证它而不懈努力,从而推动科学不断进步。这些“猜想”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建立在科学家广博的知识、深厚的理论、科学的分析方法之上的。
我们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指的是让学生在自身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理有据”的猜想,至少能够“自圆其说”。这种猜想的结果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在一定程度内“合理”推想,这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