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教学随笔:“认识物体”(活动课)课堂实录评析

“认识物体”(活动课)课堂实录及评析
教学内容:
  《“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袋,你们想知道这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吗?
  生:想。
  师:现在就请几位同学为大家揭开谜底。(请4名同学上讲台)
  师:请你们在袋里随便摸出一个物体,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如果说对的话,同学们就为他鼓掌。
  (4位同学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它们的立体图。)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认识物体”的活动课。(板书:认识物体)
  评: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自然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既复习了旧知,又为进一步认识物体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动手摸物,加深认识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摸出物体后,并准确说出了它们的形状。如果告诉你物体的形状,让你摸,你能从这么多物体中摸出来吗?
  生(齐答):能。
  师:谁愿意和老师做这个游戏?
  (一名同学上来后,闭上眼睛,老师说形状,学生摸物体。其他学生抢着举手,都想做这个游戏)
  师:下面请同桌两个同学共同做这个游戏,好不好?
  生(齐答):好。
  (同桌两个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学具,共同做“摸物”的游戏)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同桌表现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他摸得很好,一下子就摸对了。
  生2:我的同桌表现得也不错,每次都摸得很准。
  生3:虽然他摸得慢了一些,但最终还是摸出来了。
  评: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摸物游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学生积极性很高,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时间,深化新知
  师:同学们的小手真厉害,摸得这么准。现在,老师还想看看同学们的眼睛是不是也很敏锐?(出示94页图)
  师: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生1:笔筒是圆柱。
  生2:地球仪、足球是球。
  生3:冰箱、书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
  生4:电视是长方体。
  生5(反驳):电视不是长方体,它后面是鼓的,不是平平的。
  师:看来同学们真善于观察,还有吗?
  生1:铅笔是圆柱。
  (图上的笔是削出尖的)
  生2(反驳):图上的铅笔不是圆柱,它的上面尖尖的,不平。
  师:怎样才能把它变成圆柱呢?
  生:把上面削平。(并做了一个“砍”的姿势)
  师:除了图中的,在我们生活周围,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
  生1:我的橡皮是圆柱。
  生2:我的玻璃球是球。
  生3:我家的药盒是正方体,饮料筒是圆柱体。
  生4:葡萄是球。
  生5(反驳):圆葡萄是球,长葡萄不是球。
  ……
评:《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已经认识,说一说生活中你都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