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有了问题,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案例中的教师让学生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买32张儿童票一共需要多少元?”并让学生自己计算解答,本无争议。但就此结束这一问题的教学,则显得急躁了。显然,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习题的资源,引导学生结合图中的信息继续提出问题,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想问”。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问题少的根源在于没有“安全感”。害怕所提的问题不是老师想要的问题,害怕所提的问题太简单遭同学笑话……因此,要使学生想提问题,就必须打消他们的种种顾虑。教师要注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个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想、敢问,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为培养问题意识奠定基础。
其次要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爱问”。学生有了心理安全感后,教师要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问题可问,从而逐渐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时,我结合学生的课外生活,出示活动场景:跳绳的有24人,跳皮筋的有18人,打羽毛球的有36人,打篮球的有12人,玩荡秋千的有5人。由于问题提供的信息相对比较丰富,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试想,如果情境中只有前两个信息,那么学生还能提出这么多问题吗?
最后要加强提问方法的指导,教学生“会问”。学生有了爱提问题的劲头还不够,因为他们提的问题中有不少是缺乏思考价值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提问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模仿老师或同学的提问开始,慢慢学会在复杂的情境中抓住本质,从多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提问,如两条直线平行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平面内”?为什么要采用十进制计数法?等等。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在理解、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意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辩论,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如教学“求较大数的近似数”时,有这样一题:38□0000000≈38亿,有的学生认为填0~4,有的学生认为填1~4。我没有急于评价,而是故意挑起争端,让认为填1~4的学生质疑对方:为什么你们认为可以填0?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无疑是有益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能质疑,是思维活跃的表现。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我的学生会提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