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教学随笔:为什么列不出减法算式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58页有这样一道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图意是:一个小女孩要浇8盆花,旁边配有文字说明:“已经浇了4盆。”“还有几盆没有浇?”
很显然,本题应该列式为8-4=4。然而,在观察情境图并听老师读完文字说明后,班上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列出的算式却是4+4=8。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又一次翻开教材,仔细研读之后,我发现这道题有点特别。首先,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半图半文”式的实际问题;其次,虽然应该用减法来计算,但计算所得结果在图中可以直接找到,也就是说由“已经浇了4盆”很容易从图中找出“没有浇的”另外4盆,这有点类似于前一单元“数的分与合”中的相关内容。因此,学生把“8的分与合”的知识迁移至此也就不奇怪了。我假想了学生的思考路径:4和4合成8(或8可以分成4和4)→4+4=8→还有4盆没有浇。课后访谈的结果,验证了我的假想。
照这样分析,学生的想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此题应引导学生结合图文准确列出减法算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减法的意义。因此,不能因为简单的尊重而延滞学生思维的发展。我觉得还需要从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症结,以便找到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我忽然想起,在教学第50页的例题时,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惑。
图意是这样的:左边有4个男同学在植树,右边有2个女同学在植树。文字表述如下:“一共有6人在植树。”“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2人,男同学有几人?”
要让学生根据这幅加法思路非常明显的情境图列出减法算式,似乎既不现实,也与学生的常规思路相悖。试想:图中的两个数都能直接看出,即使是成人也不会“视而不见”,并“舍近求远”地用减法求这“显而易见”的另一个数。
于是,我对情境图进行了处理:图上的男、女生不同时出现,“遮掩”其一,让学生结合总数“6人”与男生“4人”(女生“2人”),去想女生(男生)的人数。从教学效果看,虽然仍有少数学生受“数的分与合”这一旧知的影响,列出加法算式解决问题,但大部分学生从这一情境中感受到了减法的意义,进而悟出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用总数减去一个数来解答。
由此我想到,学生直接列出加法算式的原因正是因为年龄太小,对文字信息的感受强度明显弱于对图画信息的感知程度,他们比较习惯于从图画中直接寻找信息。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情境图进行适当的处理,最基本的也是简便易行的做法就是适度“遮掩”,把可见的条件放入“暗箱”,引导学生调动思维(而不是纯粹的视觉),逐步围绕所求问题选择正确的算法。就本题而言,如果没有那“8盆花”,能够列出减法算式的人数或许会更多一些。
无独有偶,《练习与测试》中一道题就因为对图意的恰当处理促成了问题的顺利解决。图意是:一队同学(8人)去郊游,最后一个同学问“我前面有几个人?”有些学生按习惯去数图上的人数,但因为图中有一棵大树挡住了前面的人,他们不得已转而去想“8个人中去掉最后那1人,还剩几人”,从而得出8-1=7这样的减法算式。
另外,许多教师对教材中“一图四式”这一内容的不当处理,也是学生列不出减法算式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诱因。结合“一图四式”,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建立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一点:只对情境图进行简单利用,而没有在促成学生“换个角度来看图意”上花气力。一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弱,怎样“换个角度看”,显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训练,那就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这么一种印象: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算式,随便写一道算式都与图意相符。于是,偏好加法算式(因为加法意义“先入为主”),而写不出减法算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实践证明,对一年级学生而言,从“加法问题”到“减法问题”,有一定的思维跨度。在这个思维跨越中,学生离不开“图的直观感知→对图画信息的思考→算式的抽象提升”这一感知历程。正如一位教师说的那样:教师应担负起对情境图审视、择取、加工的权利与义务,避免在情境图的使用过程中,因简单的拿来主义而造成学生思维空间的缺失。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