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教学“画三角形的高”这部分内容时,学生要么画得不垂直,要么画的根本就不是高。再次教学这一内容时,我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稍加变化,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了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或垂线段的方法。学生在黑板上演示画法后,我在直线上截取了一条线段,将两个端点分别与直线外的那一点相连,并把多余的线擦去,便得到一个三角形。
师:在三角形中,我们刚才画的这条垂直线段有一个特定的名称,请大家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第24页的内容,并和同桌交流。
生:这条垂直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刚才截取的这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结合刚才的活动,你能说说怎样画三角形某条底边上的高吗?
学生小组讨论,随后交流。
生:我们可以把另外两条边(底边以外的两条边)先忽略不看,这样,画高就成了从一个点(三角形的顶点)开始,画对应边(底边)的垂直线段……
听完他的发言,同学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果然,巩固练习时,学生的正确率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众所周知,四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不强,如果机械地按教材的编排思路教学“画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学生很可能会重蹈覆辙。这一次,我决定另辟蹊径,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试着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学习中来,通过转化,使学生明白,画三角形一条底边上的高,实质上与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是一样的,从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效化解了学生的认知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