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师执教《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
上课伊始,教师问道:“谁能一口气报出30个5相加这道算式?”
“5+5+5+5+5……”,一位学生顺利地开始报算式。
教师临时打断他的发言:“你觉得这样麻烦吗?”显然,教师意欲通过引导,使学生感受到“这样的算式很麻烦”,从而顺利引出“乘法”,感受乘法的简洁性。没想到,学生竟然回答:“不麻烦!”
教师无奈,只得进一步引导:“如果把30个5写在一起,你们感觉怎么样?”
生1说:“很重。”
生2说:“很长。”
生3:“很好玩。”
显然,学生的回答都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目的。“难道你们不觉得很麻烦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
揭示课题,继续教学……
听了这节课,也许大家会有这样的感慨:这班的学生怎么搞的,总喜欢和老师“抬杠”、“唱对台戏”,真难缠!然而,倘若我们能再深入想想,事情恐怕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首先,在孩子的眼里,一口气说出30个5相加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作为孩子,他们很有兴趣去应对这一挑战,自然不会感到麻烦,反而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作出“不麻烦”的回答在情理之中,至于教师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他们如何能揣得?
其次,由于受年龄、经验等限制,他们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出与成人不一样的理解和体验。比如“把30个5写在一起,感觉怎样”,他们的想像和体验往往很直观、具体,故而有“很重”、“很长”和“很好玩”一说。至于这样做“麻烦不麻烦”、“累不累”,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有深刻的体验。(其实成人的这些体验有些也是在经历大量同类计算后得出的)此时,教师如果稍作等待,让学生先说下去,等他自己也觉得难报了,弄不清楚报了几个5相加,再来追问:“怎么不报了?”“你刚才报了几个5相加?”“别人能知道你报的结果吗”等等。这样,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种认知冲突和心理需要:要是能有一种更加方便的记录方法,那该多好啊!此时,教师再恰如其分地引导出“乘法”,自然会水到渠成。
由此想来,作为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努力把握学生心理的真实起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与学生进行沟通,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和心灵世界,我们的数学课堂或许会更真实、更富针对性。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学生在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等方面都和成人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在某些领域,他们甚至比成人视野更开阔、思维更独特,对问题常常有出人意料的看法和思考。此时,教师如果仅仅用自己传统的视角来理解和审视学生,往往是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被学生抬杠”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