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但是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交流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交流是有效的?这一系列问题使我们不能再停留于“因为新课程有让学生进行交流的要求”这个表层的认识,需要深入思考和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中“交流”的意义。让我们看一个教研组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的研究,授课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第一次授课:“谁再来说一遍”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教师点明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春游情境图。)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上次春游你花了多少钱?(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86、42、36、49、28。)
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了一些算式,比如:86-42,49-28,86-49,42-36等,并且按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分类板书。)
师:我们选“86-49”来算一算答案是多少。
(学生或说“47”,或说“37”。)
师:到底是47还是37?谁来说说理由?
生:是37。因为86减40等于46,46减9等于37,所以86减49等于37。
教师露出赞许的目光,要求大家齐声拍手表扬他,然后接着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再来说一遍?”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教师进行了归纳小结并组织了大量的巩固练习。
授课教师自己对授课不满意而且感到困惑: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有什么办法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起来?其他听课教师普遍感到本课没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大家对该课进行了讨论,认为传统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计算的熟练程度。所以老师一般会让学生反复地操练,甚至要求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要达到脱口而出这样“自动化”的程度。但这种注重计算结果和算法统一的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究竟有多大价值?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交流”不是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正确算法,而是尊重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多种方法并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
教师们达成的这个共识向我们暗示:课堂中的语言是教学的基本工具,尤其是口头语言,它是学生数学思维外显的载体;让学生表达,就是通过学生的语言交流表达他们思维的结果。“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出来”,与学校教学向来以书写结果作为最终依据的文化形成了对比。或许教师们并没有对他们的“共识”进行过这样深层的思考,但我们从这个角度不难认识交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