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1公顷有多大?教材中只有一句话:“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100米有多长?以100米为边长的正方形又有多大?学生如果不亲自经历测量、观察、实验、想象、推算等活动,很难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段。
【案例描述】
(学生讨论后认为,用“平方米”这个单位表示南京明孝陵的占地面积,数据太大了,读数不方便,也就是说这个面积单位嫌小了,不太合适。)
师:那么究竟用什么面积单位来表示比较合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根据自学提纲看书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①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作单位。
②边长是()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00平方米。
③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平方米,也是1公顷。
④()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学生看书第81页,从4张图片的下面看起,
边看边划重点,看完后同座可相互讨论。
【评析】新授过程一开始,学生就在老师所列提纲的引导下,自学书上的内容并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自学,把课前的操作、实验与课内知识的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课前操作、实验的意图。
2.师生共同讨论。
①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血)作单位。
师:公顷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00平方米。
师:100平方米有多大呢?前些天魏老师和我们五(2)班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到操场上进行了实际的测量。(链接至录像)请看录像:(教师根据画面作适当的讲解)
镜头1:师生来到操场上进行了实际的测量。
镜头2:一名学生拿着卷尺(总长度为10米)的一端,定好起点。
镜头3:教师利用卷尺画一条长度为10米的线段,作为正方形的一条边长。
镜头4: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卷尺画正方形的另外三条边长。
镜头5:体育老师帮助加粗正方形。
镜头6:一个完整的正方形。
师:这里因拍摄角度的问题,正方形有点变形,但实际上它是个正方形。
师:100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呢?我们同学做了个实验,你还记得做了个什么实验?
镜头7:同学们手拉着手把操场上的正方形围了起来。
师生共同数一数:正方形的一条边上有8个同学,再算一算,四条边上一共有32个同学。也就是说大约有32个五年级的小朋友手拉着手才能把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围起来。
师: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找参照物的方法知道了100平方米有多大,这间多功能教室有100平方米大吗?比划出一块面积是100平方米的地面。
师:小朋友不仅知道了100平方米有多大,而且能利用它来估计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非常好。如果有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为100米,它有多大呢?想一想。
学生想象困难,有的学生用双手捂住了眼睛。
师:请看录像,同学们来到了校园外,从灵隐路路口开始沿着直线走,走了100米,走到了灵隐路15号(出现字幕:从灵隐路路口到灵隐路15号大约是100米);接着我们又从灵隐路15号开始沿着另一条直线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又走了100米,走到了普陀路路口(出现宇幕:从灵隐路15号到普陀路路口大约是100米)。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哪里到哪里是100米,那么你是怎样记住这100米的呢?同座互相说说看(可以看活动记录)。
生1:我从灵隐路15号走到普陀路路口时,经过了多功能教室、教学楼、琅小大门。
师:他说了这么多的参照物,我好像把这100米又走了一遍,你有这种感觉么?让我们沿着这些参照物把这条路在脑子里走一遍。那么从灵隐路路口走到灵隐路15号,走这100米时,你又经过了哪些地方呢?
生2:经过了厕所、食堂、琅小后门、多功能教室。
师:请你把这条略也在脑子里走一遍。还有别的记法么?
生3:(从步伐上记)我走100米,大约走了125步。
师:也就是说,你如果用同样的步子走125步,大约就走了100米,以后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估计一条路的长度。
生4:(从时间上记)我跑100米,大约用了20秒。
师:也就是说,你如果用同样的速度跑20秒,大约就跑了100米。
师:看看录像中小朋友是怎么记的?还可以怎么记?
生5:8个小朋友手拉手是10米,推算出80个小朋友手拉手就是100米。
师:我们班一共多少个小朋友?全部手拉手都没有100米,100米长不长啊?小朋友用找参照物、数步数、计时跑、推算的方法记住了100米有多长。闭上眼睛,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在脑子里想出100米有多长。
【评析】尊重学生的学习所得,引导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理解知识,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进行学习。
师:继续想,以100米为边长的正方形有多大啊?
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顷。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