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可以促使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目标整合的策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具有导向性与调控性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1、综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充分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是形式,可有可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很少考虑教学目标,往往直接设计教学过程。造成教学没有方向,不知道要达到什么结果。
(2)教学目标的制定流于形式,无非是从教参到教案,照搬照抄。
(3)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这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其往往导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注结果的正确与否,急于得出结论、让学生记忆结论,忽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已开始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一般发展,但教学目标的制定过于笼统、过于空泛,以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和落实,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离教学目标,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2.如何确立教学目标。
(1)辩证地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载体,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两大领域的目标,既各有内涵,又相辅相成。
(2)、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是对学科总体目标得诠释,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切忌泛泛而谈、好高婺远。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例如,现在小学数学教育一条十分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我们绝不能把它当成一张美丽的标签,贴在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里,因为它是一个一般性的总体目标,是由一系列具体行为目标构成的,在一节课内是无法达到的。因此,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如“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一课,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己设计方案,探求发现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3)、会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受到猜想、验证这一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这样的教学目标就知识、技能而言清晰、具体、明确,不仅易于把握,而且也能较为轻松地检验其达成度。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之类的学科总体目标,因为分解、细化成了具体目标,有了载体和基石,所以,只要能通过这样每一课时的日积月累,就已非“空穴来风”。
(3)、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新课程标准的一条核心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发展。由于每位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学生自身思维方式、思维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不能搞一刀切,既要体现统一要求又要具有适当弹性。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统一的要求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对于“通过让学生参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概括的能力,渗透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则不能要求学生人人达到一个相同的标准。同样,倡导算法、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等,其都是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收益。
(4).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虽然不能肯定地说每节课都能达到既定的目标,特别是能力的要求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不可能靠一节课或短时间完成。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那种不注重过程与方法而专注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不可取的。同样,如果只追求课堂教学中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弱化知识与技能,或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教学中剥离出来,企望通过讲授来实现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二、用教材教的策略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用教材教”。
1.认真钻研教材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新教材中提供了不少的活动场景,教师要深刻领会其设计意图,组织好教学活动。
2.创造性地“用教材”,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就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案例:教学《10以内加法的复习与整理》时,没有按教材的安排把这节复习课分割成数序、组成、计算三块内容进行练习,再让学生观察整理好的加法表。而是这样设计的:
1.媒体出示1-10的数字卡,让学生给这些数字排队。
(学生出现了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按单数、双数排等多种排列方法。)
2.用1-9的数字卡说出几道加法算式。
师: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很多,我们可以有顺序、有规律地把它们整理一下。
3.出示未填完整的10以内加法表。(表略)
(1)老师把一些加法算式填到了表里,想制成一张10以内的加法表。你看我是按什么规律来整理这些加法的?
(2)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整理。
(3)展示完整的加法表,验证发现的规律。
4.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法。
(1)打靶游戏。(快速抢答)
(2)让花儿更美丽。(填算式中的未知数)
(3)走走算式独木桥。
从1、2、3、4、5、6、7、8、9中选8个数填入“□”里,使算式成立。
□+□=□+□=□+□=□+□
这样学生探索加法表规律的时间就大大增加了。在进行加法表的教学时,不是简单地拿出书上的表格让学生观察,而是先让学生说说10以内的加法算式,产生整理的内需。接着在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整理出10以内的加法表。学生经历了一次系统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初步感知了复习整理的方法。练习也不再模仿书上的,而是根据教材中安排的题型做了一些变化,突出了趣味性和思考性,通过多样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法。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
3.创造性地“用教材”并不是无视教材或纵横无度地“创新”和“开发”,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教师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去审视新教材,实践新教材,促进教材的建设和发展。
三、情境教学的策略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1.用好教材中教学情境的文本资源。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的情境图,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图的作用,一是可用放大的教学挂图,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静态的情境动态化、具体化。二是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看懂图意,获取和选择信息,以利于新知识的引入或发现问题。这有别于语文的“看图说话”,这里要突出数学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
2.教师应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操作情境,趋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等,使学生不仅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能激发学生认知的需要、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
3.正确认识和科学适度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进一步明确情境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科学适度地进行情境教学。处理好以下关系:
(1)宽泛性与定向性的关系
案例1:9加几(一年级上册)。
问题情境:(课件演示“9加几”运动会场上的主题图)
师:同学们,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上述问题情境具有宽泛性,它把学生的思维放到了广阔的背景之中,符合学生的现实起点,具有一定吸引力。从理论上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起点产生问题:可以提出运动员参加的项目;可以提出有关的数字信息;可以提出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事实上,刚入学不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