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利 率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储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课的教学以百分数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认知基础,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本设计通过谈话,使学生认识到储蓄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以及储蓄的好处,产生探究储蓄知识的欲望。
2.营造合作探索的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新知时,首先让学生看书自学,使学生对储蓄中的有关知识和常识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使学生对储蓄的专用术语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再全班交流计算利息的方法。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利息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利率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谈话导入。(3分钟)
1.同学们,你们的压岁钱是怎么管理的?(引导学生说出把钱存入银行,并说明存入银行的好处)
2.引入并揭示课题。
板书:利率。
1.汇报自己的压岁钱是如何管理的。
2.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说一说,关于储蓄方面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二、探究新知。(18分钟)
1.探究有关储蓄的知识。
(1)课件出示教材11页上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储蓄的知识。
①储蓄的好处。
②储蓄的方式。
③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
(2)结合情境,深入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课件出示:小红2019年9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xxxx年9月1日,小红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3元,共103元。
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本金和利息。
2.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例4。
(1)读题并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组织学生尝试解题。
(3)引导学生交流汇报。
1.(1)观察课件,自学课件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结束后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2)读题、理解题意,自主寻找本金和利息。
2.(1)仔细读题,分析题意,根据利息的计算公式自主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利息的计算方法,自主计算得出利息,并求出王奶奶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钱。
(3)小组内交流并说清自己的解题思路。
2.仔细观察利率表,发现:利息的多少是由( )、( )、( )决定的。
3.利息的计算。
(1)利息=( )×( )×( )。
(2)小明到银行存入2000元钱,存期两年,年利率为3.75%,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利息?
4.张阿姨购买了三年期的国库券5000元,年利率是3.85%,三年后可得利息多少元?
三、拓展提高。(15分钟)
1.完成教材1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14页9题。
1.独立解题,集体交流。
2.独立解题,小组内互评后集体订正。
5.王叔叔把100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五年,到期时取回了123750元。你知道王叔叔存款的利率是多少吗?
四、课堂总结。(4分钟)
1.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