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本文抒情性强,篇幅长,行文思路不易把握;有些语句含义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吃力。所以教学中应注意突出重点,以简驭繁,扣住“十三岁的际遇”重点研读文章第二部分,并通过对精彩语段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意,而不必进行过于繁琐的分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田晓菲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为纪念北大九十周年校庆而写作这篇文章时,她也只有16岁,却已是大三的“老生”了,北大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呢?她又想对这所享誉全国的著名高等学府说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
二、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文章分成独立的三部分,概括这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局部研读。
1.学生浏览课文,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哪部分内容集中叙写了“十三岁的际遇”?(2)课文写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目的是什么?(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
2.默读第二部分,摘录关键词句完成下表,全班交流。(交流中可穿插对精彩语句、语段的朗读)
北大的书最初的感觉后来的感悟对学校的评价个人的成长
北大的人学生师长对学校的评价个人的成长
肖像
品质
3.勾画出第一部分、第三部分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带着感情朗读。(教师不必强求学生体会的深刻性,只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稍加点拨提升就可以了)
四、请学生谈谈学习完课文后的感受,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