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专题讲座)
澄迈县永发初级中学刘青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一切社会活动都以法律为准绳。但不懂法的比比皆是;特别是青少年,对法律知之甚少,所以青少年的犯罪率很高。因此,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已迫在眉睫。我个人认为渗透法制教育的前提,是首先要认真挖掘教材内容,把教材内容与现实融为一体;其次除以教材为主外,补充一些新内容,渗透与内容相关的法制内容。
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栋梁,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有必要将现有各学科的教学进行全面的开发,把开发出来的法制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渗透,从而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加法制的量,加大法制意识的培养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唱响法制教育的旋律。物理学科虽然不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但只要充分挖掘法制素材,合理选择渗透时机,同样能实现科学与法制教育的双收效。
一、挖掘教材,寻找法治知识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大部分法制内容渗透时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直接的、潜在的法制因素。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知识时,学生知道了一切物体都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此时向学生展示图片:①保持车距;②别吻我;③小心追尾。然后提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为什么要规定机动车限速标准?违反上述提示可能会有什么后果?让学生讨论总结出违反了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出现交通事故根据什么法律处理?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介绍第四十三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六十七条。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学生知道了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越快,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就越大,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合适的时间利用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限速、限载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意识。《噪声》、
《光的反射》、《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分别涉及噪声污染、光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为我们渗透《环境保护法》提供了契机。《安全用电》、《电与热》和《电功率》包含了安全用电和生活用电常识,在教学时可适度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安全用电》还可适度渗透《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在教学生用科学知识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同时,让学生学习和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会用科学的手段保护自身安全,以科学独特的角度去贯彻《》,这是人文学科无法替代的。《信息的传递》所蕴含的法制内容多是潜在的,如从古长城的御敌之策到当今的激光应用,可适度渗透《国防法》。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节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例如:有的人为了钱财,在开发能源的时,忽视了法律的存在,忘却了生命的意义,在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煤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越界越层开采。矿难的多次发生,给国家财产和工人的生命造成了巨大损失,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即使是国有煤矿,也要对工人定期地进行劳动技术培训、安全教育也是特别重要的。在学习《电磁波的海洋》一节知识中,向学生介绍电磁辐射的危害,让学生知道预防电磁辐射的重要性,电磁辐射污染隐蔽性强,影响范围大,损害后果具有长期性和潜伏性,它对人体的影响程度至今在科学上尚未完全确定。但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电磁辐射污染。让学生了解国家在《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对各种电磁辐射情况的明文规定,根据《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国家对有辐射源的单位、有辐射的设备等都作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另一方面,不少用户用卫星接收天线来接收电磁波,收看电视节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有明确的规定:对擅自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没收设施、作出警告并处以罚款。这样以来,学生不仅学习了科学知识,还对法律法规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有机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