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第十三课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在“新课导入”这一环节,我通过Ppt课件为学生展示了济南中山公园的相关图片,以贴近生活实际的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和认识,通过“逸仙轩”两侧的对联“三大政纲创立中华民国功勋卓著,一生伟绩推翻封建帝制世代留芳”,让学生初步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提出三民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创立中华民国。通过孙中山先生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近代以来,政治上的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争取民族独立,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共和国是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学生对孙中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也很好地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关于“要点疏理”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包括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两部分内容,教学中仍是采用填空题的形式疏理知识要点,并补充了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部分内容,并通过补充相关文字和数据材料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在讲解“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末新政”、“兴中会的成立”、“中国同盟会”、“黄花岗起义”和“预备立宪”、“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南京临时政府”这些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针对性地补充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史料,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主体内容。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自学阅读,自主完成,教师进行相关的补充说明,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个重难点问题即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我采用了通过Ppt课件展示相关史料,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利益和要求,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我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还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让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并指定了一名学生代表,在教师的层层点拨和引导下思考与回答问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确出乎所料,看来学习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勇敢克服既有的偏见、惰性和惯性,相信自己的教学实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高效平台,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在处理课后习题的过程中,涉及到《民报》创刊号刊登的黄帝像,其主要目的是宣传排满革命。当我热情洋溢地讲述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时,有学生“尖锐”地提出了一个观点:黄帝是汉族人的祖先,不是维吾尔族人的祖先。针对这一“偏激”的观点,我采取了“求同存异”的教学策略,指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斗争建设中,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从这一角度来看,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象征,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但黄帝只作为一个历史的传说人物,并无信史可考,其生活的区域也主要在中原及江南地区,且当时还不存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概念。新疆各少数民族不把其作为本民族的“祖先”的确也在情理之中,生硬把一个不确凿的传说人物当成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祖先,也确有抬高汉民族地位,贬低少数民族地位的嫌疑。中国的不同民族在相处的过程中,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对某些具体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是可以理解的,但各少数民族同属于中华民族,各族儿女都是中华儿女,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关系到国家认同和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是不能存“异”的,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则问题。通过这样一个处理,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有效地化解了教学中存在的异议与分岐,也得到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可。
在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的过程中,语言交流问题和民族感情问题是两大棘手的问题,课堂交流中也往往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意见”和“矛盾”,作为教师,在扎实个人的专业功底的同时也要善于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以“春风化雨”的态度,以“求同存异”的策略组织教育教学,有效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