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之一。教材重点阐释了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本节内容知识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和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最好能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由于是第一次上这部分内容,我在备课的时候,先是把教材狠看了好几遍,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没有感觉,被书上的描述绕得七荤八素。然后准备借助于教参,结果几本教参上都对这部分内容处理的很略,可操作性太差,于是果断的放弃了教参。转而,求助于网络,希望能从网上找到想要的东西。参考网上的教案,结合我个人的理解终于把教案写好了,自觉还不错。于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准备将我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实施。可是同学们那忧伤的眼神告诉我,我的教学设计脱离现实了,失败了。于是乎,我拿着我的教学设计找到了王怀福老师。虽然王老师有些疲惫了,但还是不辞辛劳的花了很长的时间对我进行了的指导,毫无保留地将他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了我。结合王老师对这一节的处理方法,我从(重)新设计了我的教案,虽然在公开课的时候,由于自身的原因,效果不好,但也比我自己最初设计的教案好太多。公开课后王老师又再次对我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指导,然后继续调整了教案。现反思如下:
一、导入要简洁,且具吸引力
好的导入要像电影的片头一样,能一下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这样才能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学习的情景中来,让他们有一种探索的欲望。我本以为用买房时采光的话题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由于没给同学们补充光照的重要性,同学们对这个话题,反应冷淡,兴趣不浓,甚至有同学觉得采不到光还凉快。在导入新课这方面我还要继续改进。
二、问题设计不能太大要有梯度性
有一个老师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设计问题不断地下套子,挖陷阱,引诱学生去钻,去跳。给学生设计问题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但在我这次课上,提出的好几个问题都太大,指向不明,容易“误导”学生。学生要么找不出答案,要么答案千奇百怪,并且有时还超出了我自己的掌控。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并且问题要层层深入,循序渐进。
三、要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这次课上,同学们的活动时间估计只有五分之一左右,学生活动量太少,整节课表现的死气沉沉的,并且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教师应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上课前老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对学生什么时候动脑、动手、动口等都要预先进行设计。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
成功的多媒体运用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将难以观察、体验的知识或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但并不是所有的多媒体运用都能做到恰到好处。过多的多媒体演示,不仅起不到好作用,反而使学生只陶醉于ppt的欣赏之中,根本无心思考问题,也抓不住重点。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板画和板书展现出来的过程和方法是无法单用几张ppt就能代替的。例如,我在讲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时,直接用ppt给同学们展示出了结果,然后让同学们照着画北纬3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结果班上估计只有几个同学能画。所以,在后面的几个班里,我都是让同学到黑板上来画,我纠正。
五、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学技能
整堂课我就用了一个语调讲完了,完全没有抑扬顿挫和节奏感,让学生听起来很难受,上课时怎能不睡觉,不分心。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讨厌这样的老师,没想到我却成了这样的老师。不过也不是无药可救,我还可以通过听广播和不断的锻炼提高我这一方面的能力。还有就是,在某些细节处理上不到位,比如喜欢在课堂上问“是不是,对不对,就是说,什么”等简单、低层次问题,看似活跃的课堂,其实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些都急需要改正。
总之,要成为一名好教师,我还有很多的不足,要学习的东西还非常的多。万丈高楼平地起,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我能够当好一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