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案展示《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清华附中 谷 丰
学习目标:
(1)观察自然图片,自主思考,辨析什么是自然灾害。
(2)利用教材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3)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4)带着问题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的措施。
(5)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教学难点: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提问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认识自然灾害
课堂导入:大家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灾害。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地形地势、中国的气候以及河流。在开始新课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找同学来说下中国的地形地势的特点。再找同学来说说中国气候的特点。再来说下中国的主要的河流。
承转过渡:好的,同学们还都记忆得很清楚,说明大家对于我国的自然环境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而,自然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长远来说,所有的自然环境,包括我们了解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在几亿年前还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们慢慢地发展,一点点变化成为了今天的样子,而未来,它们还将继续改变。不过这种变化是十分缓慢的,缓慢到我们几乎感觉不出来。然而自然的变化也并非都是缓慢的,有一种自然变化会比较激烈,有时是大地的震颤,比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有时是天气的突变,来一场暴雨台风,或者突然的一场干旱,这些都是自然的激烈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关注这种自然的变化,看看自然的激变给我们带来的破坏,也就是自然灾害。
看图感受:我们先来看两组图,回顾一下那些曾经发生在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xxxx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
这是发生在今年9月下旬的一次台风,台风天兔由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登陆,造成了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持续大雨,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灾害造成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5省区34人死亡,1人失踪,78.1万人紧急转移,直接经济损失约220.6亿元。
承转过渡:前面两个灾害都是很严重的自然灾害,汶川地震举世瞩目,破坏巨大。台风天兔是今年夏天刚刚过去的的台风,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的,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自然灾害?我们来看一些案例来判断一下。
看图分析:先看如下两幅图,第一个是撒哈拉沙漠,你能描述一下图片吗?图片反应了什么?第二个是贵州的农田,同样的,请你描述一下图片,回答图片反应了什么情况?再请同学描述一下后面的两张图片的情况。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然灾害呢?
我们看,上面的两幅图都是干旱,下面的呢?都是台风。那么他们都是自然灾害吗?
我们来看,撒哈拉沙漠的干旱是突然发生的吗?不是,是它的自然常态对不对?
贵州呢?贵州的这种情况是什么?是自然的异变,这两种情况哪个是自然灾害?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两个图片,都是自然异变对不对?
都是自然异变,但是它们都对人类产生危害了吗?
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对人产生危害,那么哪个属于自然灾害?
总结概括:注意,在没有对人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自然异变不能称之为灾害。所以灾害只是对人类产生危害的自然异变。另外,我们下面这幅图,判断下这个属不属于自然灾害?不属于,因为它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不属于自然范畴。
通过看图分析,我们现在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灾害,现在大家就来看一下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作自然灾害。
承转过渡:了解了什么是自然灾害,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有哪些自然灾害了。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4页,自学常见自然灾害部分,回答以上问题。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各种灾害的成因分别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这些灾害与我国的气候和地形有何联系?
不同灾害之间是否有联系?请举例说明。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