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二政治教学设计(3.6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日期:2017-06-28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高二教案(3.6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3.6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含义。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
 运用:运用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能力方面
  ①通过本框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运用哲学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应变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觉悟方面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此外,引导学生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兼学别样”的关系,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主、次矛盾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读、议、练相结合,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

经过剪辑的“辽沈战役”电影资料、录像机、投影仪、自制胶片
教学过程
忆旧导新
  1.复习矛盾特殊性原理,说明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2.设疑:复杂事物内部并不只包含着一个矛盾,它的性质又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哪个矛盾决定的呢?
  3.录像:电影《辽沈战役》片断(林彪在攻锦、攻沈问题上的犹豫不决;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首攻锦州的决心;解放军攻克锦州;辽沈战役的结局)。
 

(1)设疑:辽沈战役的首攻点选择在哪里?攻打锦州对辽沈战役和东北其它战场乃至全国战局有何重要意义?请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2)提问:当时东北战场存在着哪几对敌我矛盾?决定整个东北战局的是哪一对矛盾?从哲学上来看,它体现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辽沈战役中首攻锦州体现了在复杂事物中要善于抓住重点的道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攻克锦州战役图辽沈战役纪念馆

第三节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一、主次矛盾辨证关系原理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6页第2自然段并找出主次矛盾的含义。
  (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

把握主次矛盾要注意以下几点:
  (l)前提:在复杂事物中。

必须是复杂事物,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若只包含有一种矛盾,就无所谓主次之分了。
  (2)不平衡性:表现为诸矛盾的地位、作用发展不平衡。
  在辽沈战役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如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长春之敌的矛盾,我军与沈阳之敌的矛盾等等,众多矛盾中为什么将首攻点放在锦州呢?这里就有一个抓关键、抓重点的哲学问题。

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因为这个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决定着辽沈战役的胜败,也关系到全国战局的发展。其它则属于次要矛盾。
正如我们教材上所讲,锦州是通向关内的咽喉,又是敌军关内外、陆海空联结的总枢纽,还是敌军唯一在陆上物资补给的基地,在毛泽东正确的军事路线的指挥下,我军抓住了整个统摄的重点和关键,因而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
  相反,如果把主攻点选在长春、沈阳会怎么样呢?正像毛泽东同志所分析的那样“如果你们以主力位于新民及其以北地区

准备打长、沈出来之敌,则该敌因受你们威胁太大,可能不敢出来。一方面长、沈之敌可能不出来,另一方面锦、榆、唐诸点及其附近之敌则因为你们去的兵力过小,可能收缩于锦、唐两点,变为不甚好打又不得不打,费时费力,这样就有可能使问题已陷入被动地位。”
  通过对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制定及实现过程,我们了解到,面对复杂事物的多种矛盾,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①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你能举出一些吗?在你举的众多的矛盾中,谁又是主要矛盾呢?
  (学生举例,教师补充纠正。)
  ②同样,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不是只有一件事、一种矛盾,也交织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你觉得有哪些呢?其中你认为谁是主要矛盾呢?
  (学生举例,教师对以上两个问题集中作总结、归纳。)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它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问题,城乡之间差别问题等都处于从属地位,属次要矛盾。
  在同学们个人身上同样交织着许多矛盾,比如学习与休息,竞争与生存,成绩和能力,学习与成才,等等,但其中居于支配地位,对我们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学习与成才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它则是次要矛盾。
  那么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
  (l)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主要矛盾由于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而它的存在与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虽然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规定和影响着我军与长春、沈阳之敌的矛盾,直接关系到辽沈战役的胜败,也影响到全国战局能否顺利发展。
  由于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依赖、影响的,次要矛盾反过来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我军在锦州战役打响后,又用一部分兵力包围长春之敌;一部分兵力牵制沈阳之敌,这就为主要矛盾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活动方式:模拟作战部署
  题目:“关门打狗”克锦州
  

>

中国十大元帅之罗荣桓林彪

教师的组织过程:
  第一步,指导两名有一定多媒体制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学生把中国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的作战部署及战争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有关历史知识建议请教历史老师。指导这两名同学以“参谋”身份就多媒体进行确定辽沈战役首攻地点定在锦州的作战部署的演练。指导这两名同学作恰当的分工。
  第二步,指导两名“参谋”演示多媒体课件,解说作战部署。要求讲清这么几个方面:
  (1)战略决战时的敌我形势;
  (2)为什么战略决战的方向首选东北战场,为什么辽沈战役的首攻地点定为锦州?这其中是如何体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的?具体而言,纵观辽沈战役全过程的发展动态与结果,如何体现办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如何体现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如何体现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建议把其他同学按电影上的形状(长桌型)坐好,并采取问答式解说。提问的同学不一定,提的问题不一定,但一定是与战役部署有关的问题。其他同学均模拟各路纵队的司令员和政委。
  第三步,教师归纳讲评。首先肯定课件制作的精美,其次肯定“参谋”的应答水平和机智水平,再次作归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和地位不同,两者相互依赖,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活动目的:
  (1)通过这项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学生一问一答,增强学生之间的语言、思想、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应变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那么,交织在我们个人身上的主次矛盾,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呢?哪位同学能具体地分析一下?
  (学生分析,教师补充、纠正。)
  主次矛盾的地位、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请同学们阅谈教材第107第2自然段并思考;
  ①主次矛盾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联系一具体事例说明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学生阅读、回答问题,教师进一步点拨。)
  这里说的一定条件主要指两种情况;①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上解决了;②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情况,特别是条件发生了变化,其它矛盾可能更为突出,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小结原理,并请学生在教材上划出具体内容,并齐读两遍。
  我们掌握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意义呢?
二、方法论意义
  教师:上面我们学习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样贯彻这一原理呢?首先请学生简要回顾原理内容,然后逐一分析。
  1.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教师提问:①为什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请学生简要分析理论依据后,教师强调指出这是由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

要抓住“重点、中心、关键”,并指出抓不住中心和关键就办不好事情。(过渡到下文)
  多媒体显示:
  漫画:“投哪个好”(教材的第108页)。

请学生讨论并分析其哲学寓意,教师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主次不分或抓不住中心或多中心都是不正确的,会对工作带来危害。并请学生简要回顾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处处设防,处处挨打”的历史。
  教材中有许多与此相关的俗语和成语,大家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呢?并说说它们的哲学寓意。(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抢答的形式进行)
  分析实例: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及根本任务。教师设计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次要矛盾有哪些?什么矛盾决定中心工作及根本任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及根本任务应该是什么?如何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认识我国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学生阅读,议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从理论上看,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正如xxx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讲“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建议教师把此段话制成投影片,在课上打出。)
  从实践上讲,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把经济搞好了,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经受各种国际竞争的挑战和考验。
  从历史上看,以前我们有过没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训,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多少年来我

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
  从现实上看,近二十多年来,由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而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进行,并且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
所以xxx总书记讲: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
  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抓住主要矛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同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要始终抓住“学习”这个中心,也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克服各种困难,抵御各种诱惑,是不是这样?你能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感受吗?(学生分析。)如果不抓主要矛盾,会怎么样呢?(学生看书,结合漫画回答。)

多媒体显示:
 漫画:“圈套”。

请学生对此现象加以讨论。

教师指出,青年时代尤其是学生时代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上,不能舍本求末。

有人说,学习就是念书、念书再念书,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过渡到下文)
 2.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教师提问:①为什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请学生简要分析理论依据后教师强调指出这是由主、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反对什么错误观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反对只抓重点的形而上学一点论。
  请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找出教材中的俗语和成语,并简要分析其哲学寓意。
  多媒体显示:
  漫画:“世上最苦的人”。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这幅漫画的认识。教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要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目前有些学校、有些家长却一味地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忽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我们在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的同时,也应当发展其它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运用实例:

漫画:“只抓物质文明,不抓精神文明”。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进行点拨:
  (1)运用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系。
  (2)运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系。
  (3)请学生结合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干部腐败问题说明“只抓物质文明,不抓精神文明”的危害。
  (4)请学生总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文明的关系?
 小结:请学生根据显示的内容在教材上把方法论意义划出来,并齐读两遍。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中心或关键,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既要反对不分主次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单打一”。

课堂练习

1.xxx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要善于抓重点和主流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主要矛盾的解决为其它矛盾的解决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D.先努力解决主要矛盾,然后再去解决次要矛盾

2.十六大报告指出: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这说明()

A.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有这样一幅漫画广告:一位正在紧张复习备考的高考考生举着一盒“大脑灵”药品高兴地说:“有了‘大脑灵’,高考一定行。”据此回答3—4题。

3.假如高考考生真的将高考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大脑灵”药品,从哲学上看,他主要错在()

A.没有调查研究,对“大脑灵”缺乏了解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D.主观主义,理论脱离实际

4.假如漫画中的“有了‘大脑灵’,高考一定行”是一则误导考生的广告,从哲学上看,它主要错在()

A.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强调客观,不重视主观努力

D.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参考答案

1.C2.D3.C4.A
    以上《高二政治教学设计(3.6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高二政治教学设计(3.6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二政治教学设计(3.6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