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自jsfw8学科网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1)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例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例2】《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
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例3】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
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C.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
【例4】(经典题)温家宝指出:经济发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人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就会缺乏资金;经济发展过快不行,那样经济运行紧张,难以为继。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温家宝总理的上述分析体现了()
①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P63--64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例5】(经典题)xxxx年全球媒体短信收入将达到425亿美元,与xxxx年相比增长100%。由于短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感情、增进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便利,深受人们青睐。这反映了:
A.新出现的事物都是符合人们利益的B.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变
C.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必然联系D.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例6】(经典题)xxx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栓桔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A.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
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注意:以量变、质变认识的五个误区
误区1:量变即事物的变化,质变即事物的发展
误区2: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着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着的、根本性的变化。因此,量变与事物性质无关
误区3:质变就是由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才引起的。
误区4: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误区5: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与质变是截然分开的。
&
nbsp;高考实战演练
一、单项选择:
()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A.①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
()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
()3、三峡工和建成后,将变水害为水利,将产生巨大的防洪、发电等效益。这说明
A.人们只要认识了规律,就可以变害为利
B.人们改造规律后,可以利用规律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人们可以认识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
()4、"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xxxx年7月19日,是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纪念日。请完成
()5、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西藏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折点。从哲学上讲,这个"转折点"就是
①量变②质变
B.构成事物的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C.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是不可分割的
()1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
①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③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
()12.近年来,受地方利益的驱使,一些地方内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区间恶性竞争频发、产业结构规划布局趋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区域的整合进程,直接损害了各地方主体的利益,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B.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C.先搞好局部,然后再考虑整体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3.xxxx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各地围绕"红色旅游"开展得风风火火.泸州市在筹建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坚持按旅游规律寓教于乐、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其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这说明办事情
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坚持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
C.尊重客观规律,办事情就能获得成功D.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5."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陕西省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21.7%提高到30.92%,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C.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2.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法律本身也需要适时进行修改。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3.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自它创立以来,世界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在一定条件下,人的认识也是运动的主体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主观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因此,党必须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
()5.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勿以
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对党员干部发现问题要早打招呼,不要等到小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