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1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更多内容源自jsfw8幼儿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理清复杂的头绪,避免知识混淆;全面理解行省制度(目的、内容、作用——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过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契丹的辽、党项的西夏、女真的金。)
过渡讲解:就在金与南宋对峙时,北方又兴起了蒙古族。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学生阅读61-62页“导入框”以及本目的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
1、成吉思汗的民族和名字是什么?(蒙古,铁木真。)
2、他为什么会那么坚强和机敏?(他从小经历过重重困境的磨练,吃得苦中苦。)
3、毛泽东为什么说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可根据62页“动脑筋”回答:它反映了什么情景?(它反映了当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动荡不安的情景。)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后来铁木真统一各部,结束了内部混战局面,使蒙古迅速强大起来,贡献很大。)
过渡讲解:在成吉思汗的后代中,忽必烈与祖父一样,也是杰出的历史人物。。
忽必烈建立元朝
学生阅读62-64页本目的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
1、请说出元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1271年,忽必烈,大都。)
2、元朝在哪一年灭南宋?(1276年)
3、指导学生根据63页的“动脑筋”,结合66页“自由阅读卡·浩气长存的文天祥祠”讨论回答:这是谁的诗?(文天祥)
过渡讲解:其中“汗青”是竹简的别称,意为史册,表达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元世祖忽必烈起先很赏识文天祥的才华,后来因为劝降不成,下令杀了文天祥。这是元世祖在天下初定时,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暴力段,有着残忍的一面。但他的另外一些措施对历史的发展却有着正面的作用。
4、元世祖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和对外交往有何发展?(北方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禁止圈田放牧,治理黄河,推广植棉;水路交通运输业发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开辟海运;商业繁荣——大都闻名世界;中外交往频繁——《马可·波罗行纪》。)
5、元世祖为什么要实行新的行政制度?(对空前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管辖。)
6、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7、这种制度在我国历代上产生了哪些影响?(开创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划制度,加强了对西藏、台湾等地的管辖。)
过渡讲解:这种制度就叫作“行省制度”。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使得当时的各个民族之间进一步融合起来。
民族融合的发展
学生浏览64-65页本目的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阅读文字”。
1、元朝民族融合表现在哪四个方面?(汉人到边疆,少数民族到内地,有些民族与汉族区别消失,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2、结合65页“文献资料·元末诗句”,说说元朝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3、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它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的管辖都是有效的,还促进了民族融合,一直沿用到今天;当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十分频繁,影响深远。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完成65页“练一练”: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B——统一蒙古。)
2、根据66页“活动与探究2·看图分析”:蒙古族官员与汉族官员有什么共同点?(生活豪奢。)
3、根据66页“活动与探究3·议一议”:
A、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不同点?(截弯取直,不再绕过洛阳。)
B、今天“南水北调”工程的走向如何?(请参考地理政治学科相关课文。)
4、完成新学案46页“自我测评”的“一、选择题”和“二、读图题”。
5、完成新学案90页“自我测评”的“一、选择题”3、9、12、14小题。
6、完成新学案91页“自我测评”的“三、想一想”。
7、提醒学生预习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更多内容源自jsfw8幼儿

    以上《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1》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1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1》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