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www.jsfw8.com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思想特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
经济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规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决策。
政治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含xxx、依法治国等国策和"一国两制"等构想。
文化特征:由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民族特征: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等政策。
外交特征:从闭关自守转向对外开放,在世界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实行独立自主、长期对外开放等基本国策。
【考点清单】
1.伟大的历史转折:(1)在徘徊中前进(提法比"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内涵更广);(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xxx。
【解析】本节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与长效热点。对"在徘徊中前进"应全面分析"徘徊"的原因和"前进"的动力;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应全面掌握其思想基础、内容和历史意义;对"xxx"应了解其背景、主要工作及对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2)全方位的对外开放;(3)改革开放的成就。
【解析】本节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与长效热点。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应全面掌握其必要性、步骤、意义和方向;对"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应掌握其核心和内容;对"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应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和格局并与旧中国对外开放进行对比;对"改革开放的成就"应重点强调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成就。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xxxx、xxxx年考纲对本节内容虽然在提法上比较简单,但由于它是主要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与指导思想,故历年高考对本节的关注与年俱增。对子目"走自己的道路"应强调十二大;对子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安定团结"应注意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与作用;对子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应突出掌握十三大、十四大的内容;对子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应强调十五大的主要内容。
4."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1)"一国两制"的构想;(2)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流。
【解析】"一国两制"的构想、海峡两岸的交流,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香港、澳门回归,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一国两制'的构想"应注意归纳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提出及"一国两制"含义与法律依据;对"香港、澳门回归"应明确回归的时间,分析回归的原因和意义;对"海峡两岸的交流"应分别看待其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
5.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
【解析】古今中外的民族问题往往与国家统一和对外关系都有联系。所以不仅要熟悉本章内容,还应联系中外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民族问题的处理。对子目"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应掌握旧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原因、新中国的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并指明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的两种方式;对"各民族共同繁荣"应着重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1)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2)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3)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解析】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应突出一项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两大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对"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应注意主要的外交事件与理论(一个回归--联合国;两国关系--中国与美、日关系正常化;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往往和当今的国际时政热点紧密联系,所以要把课本的基础知识和国际形势相结合,才能在文综状态下的"外交问题"答题中游刃有余。可以用口诀法记忆新时期的外交政策:①反对霸权②不结盟,③第三④睦邻⑤长开放。
【知识梳理】
1976年10月"xxx"结束至今,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
(1)思想路线方面,含徘徊中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xxx、从十二到十七大、一国两制与港澳台问题。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在徘徊中前进(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纠错需过程)
1.徘徊原因:
(1)"xxx"积累许多严重问题;(2)党的指导思想没有改变。
2.前进动力: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并大力整顿
(1)文教:尊重知识人才;召开科学大会;给知识分子定性;恢复高考制度。
(2)经济:国民经济较快恢复,某些方面有所发展。
3.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1)背景: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方针(毛的决策都维护,毛的指示都遵循;实质是坚持"xxx"中的左倾错误),引起全国上下不满。
(2)内容:肯定唯一标准(实践);否定两个凡是;确立实事求是。
(3)意义:打破崇拜教条,深刻思想解放,为十一届三中奠基。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地:1978年底,北京。
2.内容:(思政组:分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三类)
(1)思想:确定指导方针;高度评价讨论;
(2)政治:停止斗争为纲;重心转到建设;实行
改革开放;(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3)组织:决定xxx;审查冤假错案;重评功过是非。
3.意义:(天时、人和两类)
天时:深远意义转折;改革开放开端;进入建设新期;
人和:路线思想形成;形成二代集体。
(三)xxx
1.含义:xxx是在中国大陆的xxx之后,为纠正xxx错误,改变当时国内混乱局面,使国内局势趋于稳定而进行的一场政治改革。
理解:改变混乱局面,纠正冤假错案,实质是纠正"左"倾。
2.主要工作:
(1)平反"xxx"中的冤案;(如刘少奇等)
(2)纠正"xxx"前的错案;(如被错划的"右派")
(3)调整落实政策。(如知识分子、民族、宗教)
3.成果: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一届六中)
决议内容:事件领导全评;肯定毛的地位;根本否定"xxx"。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走自己的道路(让别人去说吧)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方针:
(1)工作重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化: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2.十二大(1982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安定团结
1.内容:(记忆口诀)什么道路哪种专政,谁来领导用啥思想
2.背景:当时出现了xxx反社的错误思想(资产阶级自由化;外国月亮比中国圆)
3.目的: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持正确方向
4.意义:它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1.十三大(1987年)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了一种范例。
3.港、澳回归的时间、原因及意义:(回归:没有失去主权,恢复行政管理权)
(1)时间: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2)原因:中国发展强大;"一国两制"方针正确。
(3)意义:
①共发展:标志洗雪百年国耻,开创香港与内地共发展新纪元;
②促统一: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作贡献:标志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三)海峡两岸交流
1.有利因素:
"一国两制"引起强烈反响,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2.不利因素:
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严重阻碍和平统一进程。
3.中国政府基本方针:
坚持和平统一方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经济发展方面,含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改革开放成就等内容。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主要内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目的)。(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2.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必要性:原有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也不利于推动科技进步。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必要性:过去体制过于集中,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
(2)步骤:试点--推广--发展(试点:安徽、四川)
试点农业生产责任制,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3)意义(影响):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的发展。(围绕"农")
(4)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中心环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2)内容:①所有制变化:单一公有制--公有为主多种所有制;②管理体制变化:高度集中--间接管理、宏观调控。
(二)对外开放新格局
1.含义:对外开放是指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在平等互利原则下,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新中国、旧中国开放的对比)
2.新格局的形成:
(1)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8年)。(外资、技术、管理)
(2)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14个。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环渤海区。
(4)内地:内地开放城市(沿河、沿边)。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农工外科生)
1.农业:粮棉产量世界首位,乡镇企业产值第一。
2.工业:基建技改重大发展,接近达到世界水平。
(能源)葛洲大亚安太堡(交通)大秦京九(丁字形)(钢铁)宝山钢铁特有名
3.外贸:外贸、技交打开局面。
4.科技:科教文化蓬勃发展。
5.生活:城乡生活显着提高。
(3)民族关系方面,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等政策。
五.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一)各民族跨入社会主义
1.旧中国民族地区落后:
(1)表现: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课本小字:农奴、奴隶、原始)
(2)原因:生产水平落后,地理环境闭塞和旧中国歧视、压迫的民族政策。
2.各民族跨入社会主义的方式:
(1)民主改革:用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
(2)土地改革:分配土地,互助合作。
3.新中国民族原则和政策:
(1)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参见引言)
(2)政策:
①民族区域自治;(时间口诀:47蒙古55维,58壮回65藏)
②支援建设(人物财,孔繁森);③改革开放;④西部大开发。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
1.重视发展,给予支持:孔繁森是援藏好干部。
2.落实政策,改革开放:
(1)农业: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
(2)工业:大部分地区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4)对外交往方面,含建国初的"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原则;二十世纪60年代的"两只拳头打人";二十世纪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无敌国外交"等外交政策及其外交成就。
六.新
文章来源www.jsfw8.com
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国际环境
1.二战后世界形势变化:
(1)资本主义被削弱;(除美国外)(2)社会主义成体系;(欧亚社会主义阵营)
(3)民解运动在高涨;(亚非拉)(4)中国革命鼓世人。(反帝斗争民主革命)
2.国际关系最突出特点: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新中国外交政策遵循的原则:(参见课本史料)
保障--独立自由领土主权;拥护--持久和平友好合作;反对--侵略政策战争政策。
2.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50年代"一边倒")
(1)另起炉灶:把旧的屈辱外交变为新的平等外交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扫)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和特权,(请)愿与中国平等互利建交的国家
(3)一边倒: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4)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团结所有国家中热爱和平、民主的人民
(三)开拓外交新局面
1.冲破外交孤立:
(1)孤立目的: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孤立方式: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
(3)冲破孤立:头一年17国与中国建交,形成第一个建交高潮;毛泽东访苏与《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
2.提出五项原则:
(1)时间:1953年底,中印会谈首次提出。
(2)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3)内容:领土主权、不侵犯;不干内政、等、和平。(记忆口诀:三互两平)
(4)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就;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取得外交新成就:(50年代)
(1)1954年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
(2)1955年万隆会议("求同存异"原则)
①背景: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上提出"反对共产主义"的问题。
②同:相同历史(殖民侵略);相同任务(独立发展);相同愿望(维护和平)。
③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七.外交事业的发展("国防建设成就"不作考试要求)
(一)对外关系重大发展
1.60年代紧张:("两只拳头打人":针对美苏霸权主义)
(1)北方:中苏关系恶化;(2)南方:美国侵略越南。
2.70年代缓和:("一条线、一大片":联合大致相同纬度线国家,含巴基斯坦、伊朗、欧洲、美国等,团结亚非拉一大片,共同对付苏联)
(1)中美关系逐步缓和:(1971-1979年,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①原因:中国、美国各取所需;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
乒乓外交揭开面纱;基辛格访华前期准备;尼克松访华迈出第一步;卡特建交划上句号。
③中美之间三个公报:
1972年2月28日,《上海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报》;1982年8月17日,《八一七联合公报》。
(2)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76:35
(4)建交热潮出现:打破外交僵局。
3."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由毛泽东提出
(二)新时期外交政策(80年代"无敌国外交")
1.调整依据:
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2.外交方针:
反对霸权、不结盟(不与美、苏任何一方结盟);第三、睦邻、长开放。
【要点透析】
1.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国家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xxx"错误,进行全面整顿。
(2)开始产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初步发展:1978-1982年,进行了全面
xxx,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
(4)进一步发展:1982-1987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5)走向成熟: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要点
(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2)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明确了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上,强调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4)在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上,强调利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有利国际环境。
(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骤上,提出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依靠力量上,强调中共是领导核心,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
(8)在社会主义统一问题上,强调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4.邓小平开创的中国改革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继承关系
(1)在思想路线上的继承性(实事求是):毛泽东依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中国革命从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危害下拯救出来,走了正确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党和国家从"左"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在道路选择上的继承性(农村包围城市):正如中国革命必须从农村开始一样,中国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极大成功后才推向城市。但最终胜利也必须依赖城市国营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换。
(3)运用统一战线的继承性: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不仅对民主革命的胜利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起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推进了统一战线,如发展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等。
5.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主权原则下,积极发展与苏联、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冷战"格局下,采取"一边倒"方针。
(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发动侵越战争,中国采取"两只拳头打人"政策,坚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中国又提出"一条线、一大片(大约北纬40度线,不区分社会制度)"的外交方针,2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3)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中国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外交关系,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4)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实行"无敌国外交",只有"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