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源自物理科
【课标要求】:
知识要求:
1、使学生知道内力作用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内力作用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演化的,重点掌握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的成因和构造特点及其应用。
3、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能力要求:
1、通过对内力作用和山岳地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通过自学程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要求:
1、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
2、使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复杂的、永恒的,是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让学生懂得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山岳地貌形成的影响。
【教学难点】:褶皱山、断块山的构造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辅导法、举例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地球表面有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即地貌。(同时播放幻灯片1-7:高山耸立的青藏高原,和缓起伏的大兴安岭,地势陡峭的华山,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长白山天池。)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镜头,地貌自形
成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如“沧海桑田”、“海枯石烂”等变化,有哪些实例可说明地球表面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如:那不勒斯海岸、台湾海峡、喜马拉雅、广州的海陆变迁。)它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包括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改变局部地区的地表形态,作用力相当较小,如愚公移山、修筑梯田、填海造陆。)
1、地质作用的概念:指引起地壳及其表面不断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
2、地质作用的分类:
①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的能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重力势能及其转化形式,如风能、水能,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现在我们就先来探讨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二、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1、水平运动:
运动形式: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发生运动。
运动结果:地表岩层弯曲变形,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或者地表岩层水平位移,形成断裂带。例如,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大小兴安岭,东非大裂谷。
2、垂直运动:
运动形式: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发生运动,即上升或下降
运动结果:岩层隆起或凹陷,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或海陆变迁,形成断块山、盆地、海洋洋底、陆地。
播放幻灯片“那不勒斯海岸的大理石柱变化”,同时讲述那不勒斯海岸发生的地壳运动状况。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跟踪练习:
请根据下面信息,判断以下3种现象属于地壳运动的哪种形式。
(1)美洲大陆和欧洲、非洲之间的大西洋每年加宽65厘米。(地壳的水平运动)
(2)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每年以2—3厘米的速度在加宽。(地壳的水平运动)
(3)珠穆郎玛峰平均每年上升1.27厘米。(地壳的垂直运动)
思考:
(1)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可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为什么?(渤海海底的地壳同时也在不断下降,并且下沉的速度与泥沙堆填的速度相当。)
(2)台湾海峡是怎样形成的?(是地壳下降后,海水入侵所形成的。)
通过以上的学习,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
提示:
①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否是孤立存在的?
②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以哪一种运动为主?
③不管在什么地区、什么时期,是否总是以某种运动为主?
小结: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同时存在的,但总体上看以水平运动为主,而且在某一地区某一时期是以某种运动为主。
三、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的成因和特点
1、列表对比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特点以及成因。
类型
常见
形态
内部构造
成
因
典型代表
褶皱山
连绵的
山体
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即褶皱。岩层向上拱起的部分称为背斜,向下弯曲的部分称为向斜。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在外力条件下,会出现地形倒置,即背斜成谷,向
斜成山
地
壳
运
动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断块山
独立的山
体,有陡
崖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上下位移,就形成了断层。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高原;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平原、盆地;断裂带:因岩石破碎,
易发育成沟谷、河流。
地
壳
运
动
庐山、泰山、华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火山
有锥形和
盾形常有
火山口
由火山口、火山锥、火山通道组成。没有破坏的火山口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被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
岩
浆活动
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
长白山
精品源自物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