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孤独的牧羊人-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探索以体态律动为重点的歌曲欣赏教学,形成听——讲——动——创——演——评等为一体的中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结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课堂中通过想象力、创造力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形成新型的歌曲欣赏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层次性,使学生的欣赏水平逐步提高。

围绕音乐《孤独的牧羊人》,让学生感受这首作品的欢快活泼诙谐的情绪,并能根据音乐进行各种创编,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提高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能力,强化学生内在的音乐听觉感受,培养学生开朗活泼的性格,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钢琴、多媒体课件、头饰、手偶玩具、彩笔

1、听歌曲《doremi》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导入:

请学生观赏一段影片(播放《音乐之声》片段)

从影片的故事情节上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孤独的牧羊人》。

4、初次播放《孤独的牧羊人》

问:听了歌曲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5、(出示歌词)集体看歌词,讲解歌词。

6、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播放《孤独的牧羊人》,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7、歌曲中最有特点的是哪一句?(“来咿奥都”)

“来咿奥都”是谁的歌声?讲解美国乡村歌曲演唱的特点。

8、播放歌曲,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模仿歌曲,并在“来咿奥都”处拍手。

8、观赏木偶戏《孤独的牧羊人》。

9、小组编排表演,教师指导。(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创造力对歌曲进行创编。在这里要引导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表演不仅仅局限于肢体语言,还可以以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10、小组展示表演。

11、小组相互评价,教师总结

12、小节

13、学生听音乐走出教室


    以上《孤独的牧羊人-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孤独的牧羊人-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