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游击队之歌》、欣赏《四渡赤水出骑兵》。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和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培养学生用气息支持唱歌的能力、控制力度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2、附点节奏的演唱,气息的支持。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游击队之歌》,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什么样的形象?这首歌曲创作于哪个历史时期?
1、这首歌曲形象的描绘了游击健儿英勇善战,灵活机智、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极为深刻的表现了革命战士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2、历史时期:1937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隆隆炮声,我们的同胞开始了亡国奴的生活。他们被迫离开家园,扶老携幼,到处流浪,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但是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我们英勇的中国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他们用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等同敌人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创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描写这些事迹的歌曲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游击军》。
二、学习歌曲
1、听录音:
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在这首歌中有一个象声词“嘁嚓”。他出现了几次?在模仿什么声音?这个“嘁嚓”的脚步声反映了游击军战士什么样的形象?脚步轻盈,静悄悄,不让敌人发现。机警、敏捷、灵活的音乐形象。
2、听录音为歌曲伴奏:
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物品,来模仿这个脚步声,为歌曲伴奏,一起来体验一下游击军战士那种机警灵活的形象。给同学们增加点难度,我要求表现出游击战士从远出走来,又渐渐远去的脚步声。
3、随录音轻声演唱:控制音量,自己听见即可。
4、随录音轻声演唱:声音稍大点,让前后左右的同学听见即可。
5、随琴演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唱准确为止。
三、处理歌曲
现在这首歌曲同学们唱的非常准确了,下面咱们一起考虑一下,用什么样的情绪、声音、力度才能把游击战士那种灵活机智、英勇善战、自信、乐观的英雄形象表现出来?
1、前半部分,歌词从个到群,从少到多,从平原到高山,这说明我们的队伍不断在发展壮大。那么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一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力度来演唱(轻而有弹性,由弱到强)
2、“夺……抢……”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表现了游击队员同仇敌忾、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有信心的演唱情绪,力度递进增强。
3、“我们老百姓”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抗击侵略,用号召性的、自信的、坚定的声音演唱。
4、通唱全曲
四、作者简介
那么同学们知道是谁为我们谱写了如此优秀的作品吗?
冼星海190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他用40年短暂的生命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他以音乐为武器,同敌人进行着顽强的斗争,把自己短暂的一生献给了人民,献给了革命的音乐事业,他的主要作品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以及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另外还有其他的音乐形式,如交响乐、管弦乐曲、小提琴曲等等。由于他对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吟唱着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黄河大合唱》、《游击军》等作品,并深深缅怀这些激昂旋律的作者——冼星海。
五、欣赏《四渡赤水出骑兵》
1、介绍创作背景
2、聆听音乐
3、谈听后感
六、创造活动
请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这首歌曲的内容和特点,利用身边的响器制造各种声势,创编一种能够充分表现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进行表演。
七、小结
请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这首歌曲的内容和特点,利用身边的响器制造各种声势,创编一种能够充分表现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进行表演。
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