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十一节
课型:音乐欣赏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非洲音乐”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居住地区的音乐。音乐要素中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非洲音乐学习的重点是“鼓乐”,包括非洲鼓的音色和节奏。除此之外,通过欣赏,了解非洲的民间乐器和民间歌舞的知识,重要的是对非洲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1、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非洲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知道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
3、初步认识非洲鼓乐、非洲音乐的节奏和马林巴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节奏型的训练,体会非洲音乐中最重要、最突出的要素——节奏。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切体会非洲音乐的风格,接受并喜爱。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与非洲相关的资料,包括风土、地理、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初步了解非洲大陆,并用于课堂交流。
教学内容和过程
设计意图及学生活动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领略非洲音乐的风情,在此之前先请同学们来讲一讲你所了解的非洲。
生:展示课前收集。
师:指出非洲音乐的地理位置。
非洲音乐是按音乐文化范畴的划分,不是地理概念上的划分。它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地区各种族部落的音乐。
二、新课
1、聆听布隆迪《鼓舞》,思考以下问题:
a、体会作品情绪,从中听出了哪些音响效果,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鼓声、人声)
b、演奏乐器音色如何?你对它了解吗?(非洲鼓)
师:简介非洲鼓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非洲的灵魂乐器,从而体会到它在非洲人民生活中不可取代的地位。(播放非洲鼓乐演出视频)
非洲鼓简介: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洲音乐之魂。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乐器无法比拟和取代的。它有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用于音乐外,还是民族、部落和宗教的象征,也用来传递各种信息。鼓的形制繁多,有的大如水缸,有的小如茶杯,可独奏、合奏等。
2、节奏训练,师生鼓语对话。
师:刚才讲到鼓在非洲音乐中的地位,它之所以如此重要不可取代,是因为它表现了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因素——节奏,我们一起来做个节奏练习,感受非洲音乐中节奏的魅力。
a、模仿布隆迪《鼓舞》的基本节奏,注意节奏的重音。
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
师:带领学生打一次生:模仿
师生进行鼓语对话
b、分组学打非洲音乐中常用节奏型
①每组选择其中一条试打
②教师下到各小组巡视指导
③各组展示练习成果
④用不同形式演绎节奏型
一组先打后一组接上
两组同时打,营造多声部效果
3、器乐赏析——马林巴
⑴聆听作品,体会乐器音色
⑵简介马林巴
马林巴是流行于非洲的木琴的总称,是非洲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其种类达数百种之多。有的仅有几个键,有的数十个键。既可以独奏也可合奏,甚至有一二十架马林巴合奏。
⑶欣赏另一首由马林巴伴奏的歌曲《非洲赞歌》,感受非洲歌曲的风格特点。
4、总结课堂: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①非洲音乐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②偏爱敲击乐器,鼓和马林巴最常用。
③最常见歌唱形式为呼应式。
④多数情况下非洲音乐都与舞蹈紧密结合。
⑤现代西方通俗音乐都从非洲音乐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启示。
三、下课
课前使学生对本堂课要接触的非洲地区有基本了解
首先明确非洲音乐的地理位置,避免学生将北非和南非部分白人音乐混淆在内
此处导入介绍非洲鼓,认识这件非洲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
本课重点,学生通过打节奏,更深层的了解非洲音乐中的精髓
了解常用节奏型,分组完成,自主探究,可能效果不甚理想,但重在参与。
教学札记
广州市第89中学朱珊珊
刚开始接触这个课题时心里很没底,完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担心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其实这种担心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面临的问题很实际,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非洲歌舞音乐的独到性,因其极具民族特色,加之地域关系,在日常教学中少有牵涉,学生对于非洲音乐只是浅表的认知为拉美音乐,实则不然;二、既然做研究,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方式是能够直接的感受该种艺术形式并投身到其艺术氛围当中去,然而实际上却没有达成这方面的条件。因为虽然研究的是非洲歌舞音乐,却没可能带领学生去到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寻根问主,了解各种族部落间的文化,从而体会什么是非洲音乐,有何特点。显然,不切实际。虽说研究的方式多种多样,没有了直截了当的办法,也照样能取到真经,但总归是少了些原汁原味的地道与生动;三、学生对于课题研究的操作并不熟悉,研究一词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停留在按部就班的朗读从网络上下载的资料。更多的时候还没有懂得如何追根溯源,引经据典,举一反三。音乐中的要素在学生的脑海中只是大卸八块的局部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要说能将其与社会、宗教、创作背景相结合,全面统筹的学习了解。事实上,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除了研究课题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日后的学习中得到充分地发展;四、自身业务不专,非洲音乐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只是听不懂的土着语言和紧罗密布的鼓点构建而成的天外之音。要引导学生做好研究探索首先自己得摸清楚门道,避免少走弯路。所以先学生之前得做大量的工作,获取的渠道也是问题,毕竟可用资料不多。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开始给学生布置任务,安排研究步骤。虽说是安排,但不能违背的是活动的宗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起引导辅助的作用。在活动中需要学生操作的内容主要是:1、课前收集资料用于课上交流(形式不限),初步了解非洲及非洲音乐(前两周课上内容,为接下来的工作做铺垫。);2、与教师共同完成探讨非洲音乐的课程内容,深入了解什么是非洲歌舞音乐,有何特点;3、撰写学习心得,讲述本堂课的感受或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对本次学习有一个总结,做到有始有终。
前期资料的收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没有大问题,做得也比较系统。非洲的一切资料,包括风土人情、地情地貌、宗教信仰等等都在他们的收集范围内,有些下载打印有些制作成PPT,总的来说这第一步是比较顺利。但也有比较集中的问题,首先,因获取的渠道大同小异,所以许多资料都有一样,造成的重复劳动;其次,许多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没有动脑子,成篇累牍,大段大段,要的不要的全照搬,实际上他们甚至都还没完整的仔细的读懂过一次,只要是跟非洲沾边的都拿来,这是懒惰不加思考的表现。对于这样的现象我的要求只有一个:每人或每组只完成一个点的工作,例如:介绍非洲,每组从一个角度切入,不要每点都说,而是深入了解,挖掘多些可用素材,避免重复工作。
经过前期的一些铺垫工作后将要进入的是课中探究的活动。非洲歌舞音乐中主要通过了解的是两个方面的知识来了解此类音乐的特点。一个是鼓及鼓乐,一个是非洲歌舞音乐中的节奏。而本堂课我着重要学生完成的是对于节奏的探究。先是模拟基本节奏,再分组完成所给节奏的练习,最后是各小组的合奏。第一步骤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因为可以跟着老师模仿,而第二步骤有难度,有些节奏型学生不会打,根据这种情况我下到各组进行指导,但即便是这样各组完成的情况还是参差不齐,直接导致最后一步多声部演奏时的不整齐。课下反观这一环节,发现问题出在节奏的设计中。大部分学生的能力仅达到模仿的程度,要他们在老师不教的情况下完成一条节奏的演奏,难度比较大,我下到各组指导时,学生说的最多的是老师这个怎么打,看不懂之类。而不是说老师你看我这个打得对不对。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累积这一点上的欠缺。稍复杂一点的节奏就手忙脚乱了。再看这六条设计的节奏型,不得不说有点太难了,这也是我有欠考虑的地方,设计之初只想到节奏的效果,如何丰富如何专业如何能突显水平,认为学生在指导下肯定能完成的不错,但事实上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在短时间内的记忆并不完整,而节奏是精准的,所以打出来大多数组都缺胳膊少腿的,最后的多声部合奏更是杂乱,虽然学生倒是非常开心。但因教参中提出重在参与,不必过高要求,所以在评价中未多做要求,然而从完成的完整性来看,还是有所欠缺。
课程完成后学生的感触颇多,作为老师的我也感触良多,感觉做了很多,却还是有许多没做到,希望以此课题抛砖引玉,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从而做的更好更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