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评课稿 内容页

语文听课反思:听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课的思考

听三年级语文园地一课的思考
10月10日上午听了程静敏老师讲的一节课,内容为语文园地三。一节课讲了我的发现的汉字构词方法,对对子,和读饶口令三个内容。年轻老师头脑灵活,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课堂上善于随机应变,调控教学,时间观念很强。这些好的地方不用多言。我主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我的发现主要是让学生发现构词方式。第一组前面一个字,后面加上一个黄,组成不同的黄色。
可让学生读这一组词,然后说说这组词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样很明显学生发现:相同的是后一个字,都是“黄”,不同的是“前面”加了一个不同的字。师可追问取掉前面一个字,后面剩下的是什么?生回:都是一个黄字。师再追回:这些黄色有区别吗?哪给这个黄字前面加一个字,颜色还一样吗?生回答不一样。这样问目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构词方式。接着让学生看看有哪些不同黄色:橘黄,浅黄,米黄,深黄。
从颜色深浅,轻重、浓淡方面来说有,浅、深、浓、淡等。
加一种其它东西与黄组成词:米、橘、橙、苹果等。
让学生了解这两种构词方式,并运用这种方法去构词,练习丰富词汇。
有两处注意:
其一,出题为“()紫”,有的学生写成“紫红”,这里要按上面构词方式,此题应算错,因为突出颜色为”紫“。可这个同学却“创造了一种新的构词方式:两种颜色叠加,也可以构成新颜色。如“紫红、藏青、靛蓝”等,我觉得就是第三种构词方式:颜色叠加。当然“藏“、“靛”这些颜色是不常用的,学生很难理解。
其二,曹英博同学回答“苹果绿”这种新颜色后,教师应抓住这个调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创造的契机,因为“苹果绿”,又与上面构词方式有所不同,前面加两个字,这样“葡萄紫、山楂红、茄子灰”等这样的创新词也会越来越多。
还有一点,我一直在思考,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看一看这些颜色,比如不同的“黄”色,桔子、金子、橘子、橙子、小米等,直观形象地区分不同黄色,加深印象的同时,边看颜色边把词语构成方法也可直接揭示出来。
二是读读记记,对对子。
教师介绍了一下对联,我觉得还不够。要让学生了解对联这一传统语言文化的构成,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贴对联?为什么贴对联?引申到“年”的危害,人们为保护自己,让秦琼与尉迟恭这两个唐朝猛将的画像站在大门外守卫,先是画像,后来随着社会发展演变为在红纸上写上吉祥喜庆的文字,然后贴在大门两侧。了解对联的历史渊源,文化含义后,再介绍对联组成:上联,下联,横联。它们分别贴在什么地方,门外左右,哪边贴上联,哪边贴下联,横联又贴在何处?并让学生搜集对联(提前布置),这样既听故事,又动手搜集,还了解了来历,组成,学生学到的知识深度,广度将会不一样,学生去探索的积极性会更高的。
如果此时你再趁热打,把有趣的对联故事讲给孩子们,效果会更好。一个故事,有一个穷秀才过年写对联,上联是:门对千根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原来秀才家贫,除书外一无所有,而他家门对的是一家财主,有钱人家大门两侧栽着许多根翠竹。秀才过年写对联时,看着门外翠竹,家内藏书,既兴写下了对联,并贴在大门外,表现自已爱读书。财主出来看到这对联生气了,命令家人把竹子全刨掉。秀才出门看到此情此景,略一思索,回家取出毛笔在上、下联各添一个字“无”,“有“。等财主出来一看可气坏了,因为上联变为:门对千根竹无,下联变为:家藏万卷书有。他并没有难倒秀才,秀才凭着智慧回击了财主。这副对联不但可以由“五字联”变成“六字联”,还可以由原来的“五字联”变成“七字联”,在五字联的上、下联下面各加上两个字“已无”和“常有”,就变成了一副“七字联”:“门对千根竹已无,家藏万卷书常有”。还可变成“八字联”,你能试一试吗?这样让学生知道,对联不但在字数上相对、字数相同,而且在用词、字词意义上也要相对,这才是对联。
第二故事,是一家生意人做生豆芽、卖豆芽的生意。过年了,这家的对联特别怪,全是一个“长”字,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横联是:长长长长。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体会,讲讲道理。这样学生一定会沉浸在对联的海洋,受着这些传统文化的滋润,主动接受并喜爱这些文化。
下来再让学生学习课文,那不是轻而易举、水到渠成了吗?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主动。
接着课堂练习对对子,可由易到难。
例:红对绿(黑)白对黑山对水
红花对绿草白云对黑土青山对绿水
红花艳对绿草青青山巍巍对绿水潺潺
红花开满树对绿草铺大地
还有一幅有趣的对联,上联一个字“墨”,你能对下联吗?把“墨”字上下分开是”黑土”两字,你对上一个阳泉的”泉”字,“泉”上下分开两个字”白水”,“黑土”对“白水”,这“墨”非的对“泉”了。
除了有文字的对联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动作和其它方式,让学生来对无字联,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和智慧。
你看,咱们中国的对联文化多有意思,这样教孩子们,他们哪个不爱“对联”,哪个不爱咱这古老的传统文化!
拓展作业:搜集有趣的对联,孩子们争着抢着去动手搜集了,因为咱要比一比谁的对联最有趣。你看对对子上一节课能上完吗?
这样一说,静敏该明白我说她这一课时内容太多的缘故了吧。
这点反思,仅供大家思考,有用则借之,无用则弃之。
总之,我们上课要上出自己的想法,要让孩子们喜爱的咱们的传统文化,喜爱咱们国家的语言。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