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评课稿 内容页

三年级语文《沙糖桔》评课稿

大家都知道,在小学作文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疼,总是动不起笔,甚至懒得动笔,总觉得无话可写,即使也也是词汇贫乏,表达不清,缺乏写作的兴趣.
小学三年级是教与学明显发生转折,具有承上启下的一个学年,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说话,写话和一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又是很低级,很初步,甚至很朦胧的,在这一种犹如种子发芽,但又未破土而出的特定环境和特殊条件的制约中,对如何有效的开展和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就尤为重要.
戴老师的这堂习作指导课,能结合家乡特色,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的真实的佳课.
下面,我就戴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可抒,有事要叙.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而如今,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学生怕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针对这些情况,戴老师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写写喜欢吃的水果------沙糖桔.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鼻子去闻,用嘴巴去品尝,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话,学生皆兴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说写结合,激活思路
这堂课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个性化,想象力非常丰富,这取决于教师点拨的技巧和艺术.这次的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这么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戴老师的精心指导.从刚开始明确习作内容与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有序观察-----看外表,摸听闻橘子,到最后的剥橘子,尝橘子.这种分解难度步步落实的训练手段,既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又大大降低了难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这次的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这么成功,还得益于戴老师成功地引进了口语交际.戴老师让学生先口语交际,再写作,融口语交际写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习作兴趣,开拓了思路.说与写相互配合渗透,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我们知道,说话是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从句到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口头语言倾泻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你听学生说得多好:”柄摸起来像针一样,好像说别摸别摸,会刺疼你的.桔瓣像月亮围在一起开会,商量着如何把大地照得更亮.”戴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了”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
三多元评价画龙点睛
“生活,社会永远是有缺憾的,生命进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叶谰语)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当然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可我们不能一昧地批评和指责.毕竟学生不是作家,而我们也不是评论家.今天,戴老师就以艺术家的眼光去发现学生课堂上习作中的耀眼的亮点,比如在交流时,戴老师的评价:你讲得真好,你把桔子当作宝宝来看.你说得太好了.你讲得真有诗意.你说得真有意思.同学们真有一对灵敏的耳朵.这种及时的肯定与鼓励给了学生莫大的鼓舞,更激起了学生的言语动机,挖掘了言语潜能.我们都知道,口语交际也好,作文课也好,最怕的就是学生不肯开口.反之,学生充分的说了,那么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