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评课稿 内容页

小学数学观摩课圆认识说课稿

本节课我主要结合新理念的标学讲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和阅读、体验、互动、巩固八字教学方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本节教学;课上主要运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方法。学生的学法与教法相对应,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将演示、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意识。
第一个环节:了解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当引导学生得出这一结论后,可以直接揭题,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地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认识圆
这一环节有四个步骤
1、说说你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广泛性,进而体会到我们所学的数学就是大家生活中的数学这一事实。
2、小组活动:认识圆。(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为主)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56页,拿出圆形纸片按要求进行操作,采用同伴互助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后初步感知关于圆心、半径、直径等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既预习了课本,又可以直观地获取知识,一举两得。但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到各组相机指导,并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做到有的放矢。
3、汇报结果,掌握新知
由小组代表汇报并适当演示后,再由教师引导学习和理解新知。之前由于预习并动手折叠了纸片,学生在汇报时会说出圆心、半径、直径等名称及表示方法,还可能说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但都是直观折叠圆形纸片后得出的名称,而圆形纸片是圆面,并不是几何定义中的圆,学生没有结合平面图形来认识,而今后这一知识的运用都是在几何平面图形中的,所以,教师此时要作出圆的几何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并板书如何用字母标记。接下来得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直径也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这一过程的设计可以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看书做笔
设计这一过程是因为数学学习的看书做笔记是对已学知识的落实和巩固,有利于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灵活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第三环节动手画圆,研究特征
这一环节有两个步骤
1、学生阅读课本57“圆的画法”后,拿出圆规任意画圆。
教师提出思考:大家所画出来的圆的大小一样吗?在纸上所处的位置一样吗?
学生观察后回答:大小不一样,位置也不一样。
继续思考:为什么会大小不一样?可见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又由什么决定?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首先,认识圆规及其使用方法,规范圆的画法,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圆的大小由半径(定长)决定,圆的位置由圆心(定点)决定。
这一步骤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圆的平面图形与圆面的区别,以及进一步了解圆的特征。
2、按要求画圆,由学生独立完成课本“做一做”:用圆规画出半径为3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分别标出其圆心、半径、直径。目的是再次让学生感知半径决定圆的大小以及巩固圆的个要素的表示方法。
第四环节;运用新知,强化理解
在巩固练习中主要围绕基础知识设计采取边讲边练得形式,最后练习两道题:训练学生掌握公式D=2R以及会熟练地按要求画圆。
在拓展延伸部分设计了两道让学生感兴趣但又需要动脑思考的问题:
1、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圆的特征来回答。因为圆曲线上的每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车轴装在圆心,车轴到地面的距离永远是半径,这样车轮行驶平稳。学生的回答只要是紧扣了这一要点的都要给予肯定。
习题的设计少而精,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意在学生对圆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让学生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加上教师的指导验证,会让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思考,兴趣极大地被调动起来。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1、学生自我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及存在的疑问。
2、教师总结知识点,提出后续学习的要求。
六、布置作业。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