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六年级试卷:小学语文阅读分析训练题3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11、铺路工

去年夏天,当人们正在乘凉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开来一车铺路工。他们衣着(zhezháozhuó)陈旧,脸色黑红,行李简单。他们看好一个地方,搭起帐篷,埋锅安灶,准备铺路了。

门前这条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晴天,风尘弥漫;雨天,泥泞不堪。人们早就(盼望 希望 愿望)修一条柏油马路。

工人们大多来自农村,朴实、憨厚。他们吃住在帐篷里,铺(pūpù)着草席,枕着砖头,吃米饭就咸菜,舍(shěshè)不得吃炒菜。夜里蚊虫叮咬,白天日头曝晒;遇到雨天,外边下雨,里边湿,连被子都是湿润润的。但是,他们似乎不觉得苦,闲时打扑克,呼叫声很高,拍打声很响。

因为施工,不得不干扰周围的住户。铺路要用混凝土和石子儿,要用沥青、水泥。搅拌机的轰鸣声吵得四邻不安;烧臭油的气味熏得路人憋气捂鼻,常常招来怨言和谩骂。但工人们毫不理睬,(居然 果然 依然)在轰隆声中和浊气熏染中劳作。

经过挖沟、平地、压实、铺石、上沥青、碾压等一系列工序,工人们把一条泥泞、坑洼、弯曲的土路,变成了一条光洁、平整、笔直的柏油路。

小孩子们在柏油路上奔跑、欢呼,活泼天真;老年人在柏油路上散步,悠然自得;上下班的人们,骑着车子,行驶在柏油路上,是那么轻松愉快……

可是,铺路工们拆篷卷席走了,没有留下姓名,没有留下足迹,只留下一条闪光的路。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用横线标出)

2、选择答案,打上“√”:

这是一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3、认真读短文,填空。

①短文记叙的时间是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人物是_____________,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1自然段中,讲铺路工们行动迅速,工作不讲条件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2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3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

⑤第4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

⑥第3、4自然段是为了表现铺路工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2、月夜

入夜,由于刚下雨不久,街道尚未干透,树叶上盈满雨珠。天边布满蓝黑色的云朵,仿佛是谁给天空泼满了墨。慢慢地,乌云越来越少,露出明亮的云缝,黑暗中有了光明。月亮悄悄地出现在天空,月光如水。月儿很小,如一个光芒四射的金盘子。她周围的乌云像几缕轻纱,时而遮住她美丽脸庞。月亮总是那么忧伤,又那么富有诗意。

雨后很静,仰望已呈深蓝的天空,稀稀疏疏的星星隐隐约约地闪烁着微弱的光辉。

不一会儿,月色朦胧。淡淡的月光,静静地泻在大地上,照在江面上,微波粼粼,银光闪闪。月光,照亮了大片的河水,轻抚着大地上一切事物。放眼望去,眼前景物好似一幅淡色的月夜水墨画。

1、照例子,写出四个相同形式的词来。

例:隐约  隐隐约约

___  ______     ___  ______

___  ______     ___  ______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尚未(   ) A.风尚,时尚  B.注重   C.还

②盈满(   ) A.充满     B.多出来  C.清澈

③泻在(   ) A.腹泻     B.很快地流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月儿的?围绕月儿作者还描写了一些什么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月儿很小,如一个光芒四射的金盘子。(    )

②月亮总是那么忧伤,又那么富有诗意。(    )

③乌云周围的乌云像几缕轻纱,时而遮住她美丽脸庞。(    )

        13、 ____________

    魏佳把点心丢了。上午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去吃早点了,只有魏佳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郭良问他:“你怎么不吃呢?”

“我把点心丢了……”“真糟糕!”郭良一边吃一大块面包,一边说,“到吃午饭还有很长时间呢!”

米沙问 你把点心丢在哪儿了 我不知道 魏佳小声地说 把脸转过来 米沙说 你大概放在口袋里 不小心丢的 往后得放在书包里 

魏佳越来越伤心。“呜……呜……”

沃罗佳看到了,什么也没有问,他走到魏佳跟前,把一块抹着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拉着这个伙伴说:“你拿着吃吧!”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声不吭:___________  糟糕____________

(2)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

(3)文中两处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前的横线上加上一个小标题。

(5)你认为哪个小伙伴最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登山观景

学校不远有座山。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到山上游玩。我们站在山顶上,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看见的是城市。城里有一座座高大的楼房,有一条条宽阔的街道。城外有许多工厂,高耸的烟囱冒着淡淡的青烟。

往南看,看见的是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一片庄稼望不到边,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在一起。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载重汽车在公路上来回奔跑。

往西看,看见的是果园。果园的后面是高山,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山上是绿色的森林,山下是我们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家乡多么美好,多么可爱啊!

1、短文写了家乡的哪些景物?把点明这些景物的词语圈出来,再说说短文的叙述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眺望___________  连绵不断_____________

1、把第1自然段中描写人物动作的词按顺序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

连绵不断的(    )  宽阔的(    )  眺望(    )

绿色的(    )    高大的(    )  穿过(    )

笔直的(    )    美丽的(    )  看见(    )

      

  15、 ____________

“外面是谁?快进来喝口水。”温和(hèhuóhé)的声音从小屋里传出。我们三个不再犹豫了,跨进这个简陋的小屋。

他是一位cíxiáng(     )的老人。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快喝吧,这是凉开水。”我们头也不抬地喝着,啧,真甜!

窗外,一片葵花林。向日葵高昂着金色的脸,沐浴着阳光。“爷爷,这葵花子能吃么?”“不能。”老爷爷摸着李罗的头①“到秋天才成熟哩。那时候你们再来,我炒给你们吃。”“好啊!”我们高兴得直拍手。

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②嬉笑,老爷爷高兴得几根长眉翘起来,一动一动的。他说:“我看(kānkàn)这园林已经五十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过。”艾美说:“老爷爷,您真好!以后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看您!”老爷爷听了,不住地说:“好好③”眼角流下了晶莹的泪珠。

回去后,我们谁也没再去过那里。我们已经忘了这位忘年交,忘掉了那小屋里还有一颗诚挚的心在等待着我们。

到了遍地金黄的秋天,我们收到一个大邮包和一封信:

可爱的美美、笑笑、罗罗④

好久没见面了。葵花子刚成熟,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夏天的那个下午,我高兴极了。经过一周的思念,我终于盼到了周六,专门买了西瓜等你们。直到天黑,不见你们来。我发觉自己真傻,你们学习那么忙,家又那么远,怎么会在我身上耽误时间⑤

可爱的小朋友:秋天一到,我的病就会复发,所以我决定回老家zhìliáo(),但我一定要等到向日葵成熟的那一天,因为我曾经答应过你们,应该守信。也许爷爷再也不会见到你们了,但爷爷会永远想念你们的。

你们进步!

思念你们的爷爷

10月8日

霎时,我们仿佛感到时间凝固了,泪水涌泉似地滚出。这时,在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shìsì)乎懂得什么叫悔⑥什么叫憾。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上汉字。

3、文中标有①、②……的地方应点什么标点符号,请依次写在下面。

①__  ②__  ③__  ④__  ⑤__  ⑥__

4、短文中写出了老爷爷的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5、什么叫“悔”?什么叫“憾”?我们为什么感到“悔”和“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文中选择一个最能表达“我们”思想感情的词语作为短文的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7、读完短文后你想到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书是知识的宝库。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感人的童话……让你爱不释手,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位大文豪说过:“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寂寞时,它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程迈进。

1、文中有不少成语,如:五彩缤纷、爱不释手、良师益友等,你能再写出你所熟悉的成语十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有这么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你能再写出五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或谚语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在文中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什么说“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梧桐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gxíng)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拨),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梅子、有桃树、有李树、有杏树……春(未、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掩(映、印)在浓浓的绿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多余的音节或汉字用“×”画去。

2、填空。

这篇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来写的。作者依次对公路两旁、_____、_____、_____的各种树进行具体描写,突出了“__________”这一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乡间的_________之情。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出文中的比喻句。

18、__________

黄昏已近,一场大雷雨就要跟着来了。从中午起,天气就热(的 地 得)人透不过气来,远处lónglóng(    )的雷声不绝;大片nóngmì(   )的黑云早先就横在远远(的 地 得)天边,像铅色的mùbù()一样,现在它开始扩大了,而且在树梢上出现了;mēnrè()的空气受到快要到来的大雷雨愈来愈强的zhèndòng()开始更加显著(的 地 得)颤动起来了;风来了,树枝被吹(的 地 得)东摇西摆,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接着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1、给短文定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中填上准确的词语。

3、把括号中不用的字划掉。

4、这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内容是按这样的顺序写的:第一句先_________地写。然后再具体地写,先写_______,接着写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接下去又写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横线在文中划出一句比喻句。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开始――_____       扩大――_____

7、按要求变换句式。

A、把“风来了,树枝被吹de东摇西摆。”这句变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把“天气就热de人透不过气来。”这句话改写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海滨小城(片断)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仔细读第一自然段,再回答问题:

①从这一段的中心句,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   )

A.第1句          B.只有第2句

C.第2、3、4句       D.第1、2、3、4句

③朗读第3句话时,哪个词语要读重音?__________

④第4句是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红云”?(   )

A.凤凰树的枝叶      B.凤凰树的花

C.小城          D.火烧云

⑤“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句话,再回答问题:

①把这句话缩到最简:_____________

②“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的特点?(   )

A.数量多         B.颜色绿

C.树冠大         D.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

20、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惊动)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中作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轮椅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划去括号中不适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写上序号。

①“盛誉”在文中的意思是(   )

A.很高的荣誉   B.称赞     C.赞美,夸奖

②这篇文章是通过(   )来表现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

A.一件事    B.两件事     C.四五件事

③“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候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了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3、写出第2、3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六年级试卷:小学语文阅读分析训练题3》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六年级试卷:小学语文阅读分析训练题3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六年级试卷:小学语文阅读分析训练题3》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