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一语文试题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习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

短文两篇

【课内四基达标】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敦厚()淤泥()濯()亵()

噫()馨()牍()苔()

二、选择题。

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一项是()

A.陋室B.德馨C.鸿儒D.何陋之有

2.从句式上看,下面不同类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D.孔子云,何陋之有

3.下列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香远益清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①自李唐来②并自为其名

C.①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②泯然众人矣

D.①斯是陋室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4.选出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B.孔子云,何陋之有

C.无丝竹之乱耳D.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三句分别采用了不同句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B.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C.感叹句、陈述句、祈使句

三、语段阅读。

(一)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是一篇的抒情散文。作者用品性高洁的自况,把、和抒情结合起来,委婉含蓄地否定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风气。

2.本文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起笔,是为写作铺垫,是为了引出以点题。

3.文中表现莲花品性纯洁的语句是;反映莲花生性质朴的语句是;写莲花处世通达正直的语句是;显示莲花庄重自爱的语句是。

4.本文文笔流畅,行文从容而活泼,语言形式上骈散并用,多种句式错落有致,收笔处的一段话:“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语气和用途考虑,分别为句、句、句。

5.这篇短文三次用衬托手法。第一次用来衬托“予独爱莲”;第二次用“花之隐逸者”,“花之富贵者”来衬托;第三次回应开头,用衬托突出“同予者何人”,以表现作者蔑视世俗的态度和独立孤行、洁身自好的节操。

6.本文的衬托,既有以叶衬花的陪衬,也有以黑衬白的反衬。本文意在写莲,却处处以菊和牡丹伴之。文章用菊衬莲属于,以牡丹衬莲属于。有时候衬托还有彼此互衬、相映成趣的映衬。

7.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心目中,牡丹是的象征。

8.“晋陶渊明独爱菊。”东晋陶潜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在县令上任时摘冠而逃,以不合于时,偏在清秋开放,不合于世,长在山野草丛的菊花自娱,这种消极避世的态度,被作者用来作为自己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衬托。

(二)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

2.本文选自《》。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这则铭文是作者为自己的居室所作,表现了作者高洁伟岸的。

3.本文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写主人人际交往的句子是,写陋室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4.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虚写的是。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二字,同时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5.作者身居陋室而不自弃,以古圣贤自况,将陋室与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生活情趣的不俗。

6.本文以陋室德馨起笔,以景幽、友高、事雅描绘陋室,以陋室不陋收束全文,文中能统领全篇的词语是。

7.本文体裁上属于流行于汉末到中唐的骈体文。(也称四六骈文),除外,基本上都是骈句。

【能力素质提高】

一、下面是《陋室铭》的译文,阅读并回答问题。

山不在于是否高峻,有了神仙就会著名。水不在于是浅是深,有了蛟龙就有了灵性。这是一处简陋的房子,唯有我的美德满室香馨。石阶上缀着苔痕点点,窗帘上映着草色青青。说说笑笑有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没有无知的白丁。可以在这里调弦抚琴,可以在这里参读佛经。没有庸俗音乐骚扰耳膜,没有案头文书劳累身形。就像那南阳的诸葛草庐,好比那西蜀的扬雄书亭。孔子说得好啊,君子居住的地方,哪有什么简陋丢人?

①从译文中找出与原文词序不同的句子。

②原文为了避免语言重复,骈句某些部分故意省略,译文又把它补充完整的句子是:

③译文将原文中隐含的意义直接显示出来的句子是:

④“文章憎命达”,真正的文字,多是不平之鸣。心平气和、沉于酒色者,哪会沤心沥血而为文?你认为《陋室铭》与《爱莲说》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不平之气?

二、试用骈句描写一下你的小天地。

【渗透拓展创新】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欣赏以上两首诗,思考回答:

1.两首诗共同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2.两首诗都是“咏梅”,为什么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品味有差异?

【中考真题演练】

1.阅读下面短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青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是()

A.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B.世人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作者希望自己像诸葛亮、扬子云那样居住简陋,以便受到世人的景仰。

D.世人应以诸葛亮、扬子云为榜样,不追求高雅的居室,才能受人景仰。

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①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②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通过对菊、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了他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一、dūnyūzhuóxièyìxīndútái

二、1.B2.D3.B4.C5.A

三、(一)1.托物言志莲花记叙议论

2.莲花爱莲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4.陈述疑问感叹

5.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花之君子者

6.陪衬反衬

7.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富贵

8.洁身自好或出淤泥而不染

(二)1.xīntáirúdú

2.全唐文文体节操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陋室吾

5.有仙之山,有龙之水

6.唯吾德馨7.末句

【能力素质提高】

一、①石阶上缀着苔痕点点,窗帘上映着草色青青

②可以在这里参读佛经

③君子居住的地方

④略

二、略

【渗透拓展创新】

1.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是多种多样的。富有情趣的生活,可以使人感受生活的美好。

2.情趣的丰富多样表现在,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情趣也会有时代的差异。由于时代不同,人们生活的条件和生活的环境不相同,因而,人们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品味互有差异,情趣也各不相同。

【中考真题演练】

1.A2.①莲,花之君子者也②A

    以上《初一语文试题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习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一语文试题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习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一语文试题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习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