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第二单元阅读训练与达纲检测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二单元阅读训练与达纲检测

阅读训练

[阅读材料]

生死攸关的烛光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2)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

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一一的搜查。

(3)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4)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5)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6)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7)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练习]

1.“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句中前后两“秘密”分别是12

类词中的词和____词。

2.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_(A.严谨B.严格C.严密D.严厉)的搜查。

3第(5)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1)

____;(2)。

4“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___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的态度。

5“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句句子分别运用了和比喻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又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那天晚上母子三个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如:

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伯诺德夫人,。

小女儿杰奎琳,_。

7.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__、、的优秀

质。

第二单元达纲检测

一、基础题。(30分)

1.选择字形与注音全对的一组,将其字母写在括号内。()

A.徇(xùn)职晋察冀(jì)毫不利己(jǐ)

B.延(yán)安漠(muò)不关心实践(jiàn)

C.派遣(qiǎn)麻木不仁(rén)低级趣(qū)味

D.殖(zhí)民地纯粹(cuì)见异(yì)思迁

2.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小桔灯》一文的中心人物不是小姑娘。

B.“用一根小竹棍挑着”中的“挑”读tiǎo。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D.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这个动作带着孩子的稚气,表示的却是坚定的信念。

3.把句中划横线内容换成成语,写在句后括号内。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对人或对事物十分冷淡,不关心,麻木不仁。()

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只拿轻东西,怕挑重担子,把重担子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C.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微小不值得一提,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4.下边句中代词是否用得恰当?把不恰当的改正过来。

①小华和李平在路上遇见了,他快步跑上前去,握住他的手问长问短。

②小明和王东一路回家,他告诉他星期天买了一本《词典》,问他要不要。

5.品析下面几句话,想一想加点词有什么作用,选出不能去掉的一项()

A.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

B.只有八、九岁光景。

C.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D.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

6.“我”低声问:“你家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对小姑娘的回答的正确理解是()

A.小姑娘怀疑“我”的来历,对“我”存在戒心。

B.小姑娘年纪太小,不知道爸爸为什么不回家。

C.小姑娘情绪乐观,坚信爸爸将来会回来。

D.小姑娘在困苦环境中表现出早熟、机警而又乐观。

7.省略号的用法有:A.表引文中不须说完的部分;B.表文中未说完全的部分;C.表说话中断断续续的停顿。

看看下面各句中省略号各属何种用法?为什么?

①“我正想问电话局……”。

②“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

③“我爸爸到外面去了……”

④“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8.给加点字注音。

旌()旗丛莽()阎()罗捷()报

应有涯()遍种()当()纸钱大瘐()岭

9.解释加点字的词语的意思。

①余()伤病伏丛莽间20余日。②旋()围解。

③南国()烽烟正十年。④此头须向国门()悬。

⑤血雨腥风应有涯()。⑥旌旗()十万斩阎罗。

10.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原来是什么意思?诗里用来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①南国烽烟正十年。

②取义成仁今日事。

③人间遍种自由花。

④旌旗十万斩阎罗。

11.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其中正确的一种是()

①跟着好人学好人②我跟他是同桌

③我跟他学唱戏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

A.①动词②介词③连词④名词

B.①介词②动词③动词④名词

C.①动词③介词③连词④形容词

D.①动词③连词③介词④名词

12.下列各句中“和”的词性归类正确的是()。

①老师和同学谈自己的经历②我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③和风细雨④一唱一和

A.①连词②连词③形容词④动词

B.①介词②连词③形容词④动词

C.①连词②连词③动词④名词

D.①介词②连词③名词④动词

13.“如”的词类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①稳如泰山②如花似玉③如丧考妣④如见其人⑤如他不来,我就走

A.①动②副③副④介⑤连

B.①连②副③动④介⑤连

C.①动②介③副④副⑤连

D.①介②副③副④连⑤动

14.按词性分类,完全同类的一组是()

A.聆听寻找狡猾怪僻B.忧郁薄弱轻盈预兆

C.进裂景观掩映姿势D.宛转漂亮干净急躁

15.下面几组虚词,只有一组是同一类虚词,请选出来()。

A.已经仍然大概简直B.对于关于为了一定

C.阿呀哎哟嗬依哪儿D.并且或者虽然一再

16.“这屋子很小很黑”与“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两句中的加点词可否调换?

答:

17.如果将“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一句中的加点字换成“显然”,可

以吗?

答:

18.下列诗句中()是想象()是写实。

A.创业艰难百战多B.人间遍种自由花

C.南国烽烟正十年D.捷报飞来当纸钱

19.揣摩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想一想,换用括号里的字有什么不好。

①此去泉台招(收)旧部②人间遍(大)种自由花。

③血雨腥风应有涯。(将)④此头须(需)向国门悬。

二、阅读题(40分)

(一)(10分)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

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

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

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1)一班:______

(2)鄙薄:_____

(3)不足道:

2.写出白求恩钻研精神的句子。

表现医术水平的句子。

3.第一段中用对比批评了哪些人?

4作者和白求恩交往的方式有什么?

5.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第二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二)(10分)

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1.解释上文中加点字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我密草完成不久

B.我们草深得以迂回

C.其余的杂草作成接着

D.剩下的草丛得到转战

2.填空(4分)

①文段选自的,本文段是前面的“”。

②(用原文填空)作诗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斗争形势是,作者个人处境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是。

3.对“得诗三首留衣底”理解正确的是()(3分)

A.不让敌人发现了杀他

B.把它作为遗言留给战友和同志

C.十分爱惜,把它藏稳妥

D.表明自己视死如归,死不改志的心迹

(三)(20分)

一双手

和平常采访一样,我们见面时,.先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

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得逞。那只大手似一条厚棉被,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我低下头去察看。翻过来看手心,调过去看手背,整个手呈本色,手的纹路又深又粗,染着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特别粗大,一只手指似三节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巴。

“指关节缠线做什么?”我问。

“治手裂。”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夹。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根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1000多棵。”

一天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边说过去里屋取来一圈米尺。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40厘米,

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本色。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1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

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

看着这双手,听到了嘎嘎的树倒声……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的翠绿的森林……我隐约悟到:美,是以丑为代价的。

(节选自(语文学习)1992年第2期)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以此为线索,串起了哪些内容?(4分)

2.文章3、4、5段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张迎善的手?张迎善的手有哪些特点?从原文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的手的特点?(后一问在原文上用横线画出,只画2处。)(4分)

3.“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这双手的语句,意在强调什么?(4分)

4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中的“美”和“丑”各指什么?(4分)

“美”指_

“丑”指_

5.篇末语句“美,是以丑为代价的”颇富哲理性,联系生活实际,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40个字以内)(4分)

三、作文题(20分)

自设一个特定的情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或性格。字数200字以内。

【语文实践活动】

一、下边几段文字出自我国四大名著,请判断后依次写出著作名,并各举一个著作中的主

要人物(不得写绰号)。

1.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知是荣国府了。()

2.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二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外设飞龙飞虎旗,飞熊飞豹旗……()

3.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二、仿照举例,完成下列歇后语

举例:公鸡尾巴——(翘得高)

1.泥菩萨过河——()2.鸡蛋碰石头——()

3.外甥打灯笼——()4.八仙过海——()

三、你在课外阅读中做过读书摘抄卡片吗?请你任写出一条课外读过的名人名言,并将它

归类(按下边的例子作答。)

类别:人品

摘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孟子

【语文探究学习】

下列四联出自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请你说出它们分别出自哪都名著,作者是谁?

1.光阴茬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2.责人之心堪责己;恕己之心好恕人。

3.冰轮碾出三千里;玉兔平吞四百州。

4.临堤绿柳啭黄鹂;傍岸夭桃翻粉蝶。

参考答案

阅读训练:1.名,形容2.C3.(1)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站遭破坏(2)她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4.你可以不用蜡烛,粗暴(凶恶、凶狠)5.夸张、紧张(担忧、惧怕)憎恨(仇恨)凶恶。6.取出油灯,吹熄蜡烛,推说睡觉,拿走蜡烛。7.机智、勇敢(英勇、勇于牺牲)镇定或沉着。

第二单元达纲检测

一、1.D2.A3.A漠不关心B拈轻怕重C微不足道4.两句中的代词“他”都指代不清,应写出具体名字。5.A句子,“似乎”表推测,去掉推测的意思不存在;B句中“光景”表约数,去掉了便成了实指,不妥;C句中“据说”表消息的来源,去掉含义不准;D句中‘就”表家住不远。去掉了就没有这个意思。6.D7.①②③均为B,表明小姑娘机警,面对陌生人不多说,不全说,④C停顿中考虑如何对朋友说;⑤A8.jīngmǎngyázhòngdàngyǔ9.①我②不久③我国南方④城门⑤边境,止境⑥指代部队。10.①古代边境告警用的烟灭,指战争,借代。②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为真理和正义事业而死,引用典故。③虚构花名,指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借喻。④旗帜,指部分,借代11.D12.B13.C14.D15.A16.不能换。屋子虽小但不乱,突出小主人是能料理家务的;妈妈的头发即使很黑,此地不会去描写它的。17.不行。“大约”表揣度。因妈妈还在昏迷,有虚弱养神的可能。18.BDAC19.①“招”写出诗人声势,有感召力;“收”只有动作,显得较平淡;②“遍”,处处的意思,表示的范围广,写出了欣悦的心清和“种”的结果;③“应”强调了“有谁”的必然性。“将”表示的预测,语气不肯定;④“需”表示需要,“须”表示一定。

二、(一)1.(1)一些;(2)轻视;(3)不值一提;2.对技术精益求精他的医术是很高的;3.见异思迁的人鄙薄技术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4.会面和通信;5.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排比。

(二)1.A2.①陈毅;《陈毅诗词选集》、(梅岭三章)序;②1936年冬;梅山,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3.D

(三)1.一双手我察看张迎善的手:我与张迎善的对话;林业局工会负责同志的介绍。2.整个手、掌面、手指。粗大(粗糙)、丑陋(难看)只要从“掌面鼓皮样硬……又黑又深”中任意找两处即可。3.张迎善用这双手创造出非凡的业绩,正因此,党和人民才给了他崇高的荣誉。4.“美”指张迎善所创造的非凡业绩及获得的崇高荣誉。“丑”指张迎善为绿化祖国而艰苦劳动,以至把自己的一双手弄得伤痕累累,变得特别粗糙的样子。5环卫工人清扫了大街小巷,浑身灰土.满脸臭汗,他们的“丑”换来了城市的清洁“美”。

一、1.《红楼梦》林黛玉2.《水浒》宋江3.《西游记》孙悟空4.《三国演义》诸葛亮

二、1.自身难保2.自不量力3.照旧(舅)4.各显神通

三、(略)

【语文探究学习】

《名著中的对联》答案:1.《红楼梦》第廿二回,曹雪芹。2.《三国演义》卷二十,罗贯中。3.《水浒全传》第二回,施耐庵。4.《西游记》第十七回,吴承恩。

    以上《第二单元阅读训练与达纲检测》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第二单元阅读训练与达纲检测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第二单元阅读训练与达纲检测》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