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大自然语言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月亮上足迹单元自测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大自然的语言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月亮上的足迹单元自测

一、积累与运用(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鬓毛衰(cuī)孕育(yùn)农谚(yàn)斑鸠(jiū)舷舱(xián)

B.籁籁(sùsù)怠惰(duò)惹怒(rě)褐色(hè)涵养(hán)

C.藐小(miǎo)阴霾(mái)蜉蝣(yóu)椭圆(tuǒ)描摹(m6)

D.连翘(qiáo)栖息(qì)恬静(tián)畸形(jī)差劲(chà)

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A.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B.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语言系统。

C.指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

②少数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与国际上的大气候和国内的小气候有关。()

A.某地方经多次观察概括出的气候现象。

B.比喻一种政治形势。

C.比喻一种势力。

3.下列成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A.不胜枚举无稽之谈浑然天成不计其数

B.千呵万护销声匿迹拍岸叫绝目不识丁

C.离愁别苦府首贴耳雅俗共赏一叶孤舟

D.昂首挺立上乘之作少见多怪耐人寻味

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销声匿迹(隐藏)拍案叫绝(独一无二)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B.风雪载途(充满)无稽之谈(根据)小心翼翼(谨慎的样子)

C.不计其数(计算)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不胜枚举(能够承受)

D.耐人寻味(禁得起)千呵万护(爱护;保护)次第开放(一个挨一个地)

5.下面四句话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A.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B.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的综合条件。

C.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的综合情况。

D.物候观测的数据综合地反映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

6.下列词语,按春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各种花次第开放②燕子翩然归来③草木萌发④冰雪融化⑤布谷鸟也来了⑥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

A.④①③⑥②⑤B.⑥④③①②⑤

C.⑥③④②①⑤D.④③②①⑥⑤

7.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B.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

C.“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

D.看了那些狮子凝神静听的表情,我们好像听到了七弦琴弹奏的曲调。

8.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xxxx万公里。

B.这银河像一个扁平的大车轮。

C.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速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D.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历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

9.对本单元的说明对象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说明对象是大自然的语言。

B.《卧看牵牛织女星》说明对象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以及整个银河系。

C.《莺》说明的对象是莺。

D.《月亮上的足迹》说明的是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他目光温和,话语亲切”。这两句中“温和”的意思不同。

B.“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一句中有一对反义词。

C.说明要有顺序,如《月亮上的足迹》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D.《大自然的语言》这个标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二、阅读:迈上新台阶(40分)

【第一台阶】

(一)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此,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1分)

萌发翩然籁籁载途物候

A.méngpīanshùzàihòu

B.móngbiǎnsùzàihóu

C.méngpiānsùzàihòu

D.méngpiānsùzǎihóu

2.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含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冰雪溶化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B.孕育果实销声匿迹(隐藏、躲避)

C.北雁南飞风雪载途(记载)

D.草长鹰飞周而复始(又)

3.在第二自然段找出两组反义词。(1分)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1分)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④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A.拟人对偶引用比喻

B.比喻对偶引用对偶

C.拟人对比拟人对偶

D.拟人对比引用比喻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2分)

A.第①段采用了时间顺序来说明,结构是总分总。()

B.第①段采用了总分结构,第②段采用了分总结构。()

C.第①段和第②段分别采用了分总和总分总结构。()

D.第③段说明的顺序是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科学到知识,言之有序。()

6.第②段“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中的“草木荣枯”与“候鸟去来”位置可否调换?为什么?(1分)

7.文中第①段说明的中心是()(1分)

A.立春过后,大地渐渐苏醒。

B.立春过后,草木的荣枯、候鸟的去来。

C.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D.一年四季美丽的大自然风光。

8.从第②段中可以看出“大自然的语言”是指()(1分)

A.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B.大自然以各种形式通知人们该做什么。

C.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D.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能够告诉劳动人民气候的变化。

9.第③段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1分)

10.第③段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2分)

(1)

(2)

11.本文虽是说明文,但还有其他表达方式,试举例说明,并简要说明其好处。(2分)

(二)

然而,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过去人们用字母代表数字时,有的数字写出来就像是一些单词,例如,人们曾用英语字母E代表5,用○代表60,用W代表500,565写出来就是WOE,正好和英语单词“悲哀”的拼法完全一样。人们认为565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古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创造了一套方法,故意让用字母表示的数字带有一定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占数术”。其实,它和“占星术”一样,纯系无稽之谈。

分外可悲的是,“占数术”这种骗人的鬼话,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再度看好走俏。君不见,有人如痴如醉地想弄上8888168这么一个电话号码——企盼着“发发发发,一路发”;君不见,有人视7424994这个号码如丧门之神,仿佛那真会害得他“妻死儿死舅舅死”。如今,人们仿佛对这种畸形的文化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其实,数字和“发”或“死”又有什么关系?

1.在文中的处填上恰当的词。(1分)

A.因此B.居然C.于是D.甚至

2.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1分)

3.本文用哪些具体例子说明中心句?(2分)

4.这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1分)

A.并列关系B.递进关系C.转折关系D.因果关系

5.第一段第①句话的修辞手法是______第二段最后一句话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2分)

6.给这两段文字加个小标题(限定5个字)(1分)

【第二台阶】

(三)“水很活泼”

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

天天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

我说:“对,再造一句。”

天天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

我说:“对,等等,不对!”

天天不懂我要说什么。我的本意是赞赏他的句子的,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这句“水很活泼”,真是非常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别人看懂,要有自己的语言。孩子的语言如同他们的画,本来都是很生动的,大人七教八教的,规范自然是规范了,却也枯萎了。当然这仅是我的说法,老师们未必会这么认为。学校要教会学生的是字词的规范的习以为常的用法,而不是写诗。老师的心里或许也不认为“水很活泼”就是病句。然而还有监督老师的人。想来想去,事情就复杂了。

我对天天说:“你造的句子是一句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

天天一脸的不解,问:“为什么?”

是啊,我也想问为什么。

1.关于“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这句话,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这句话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方法。

B.“活泼”一词用得形象,而且生动。

C.“活泼”是个动词,表现了小鱼的灵敏。

D.“活泼”是个形容词,表现了小鱼的欢快。

2.关于“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这句话,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句话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方法。

B.“活泼”刻画的是水的波动。

C.“水很活泼”不规范。

D.“水很活泼”是作者心情的反映。

3.“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这句话的意思是()(2分)

A.“水很活泼”就是一句诗。

B.“水很活泼”诗意还不够浓。

C.“水很活泼”是散文的语言。

D.“水很活泼”形象、生动、有创意。

4.“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我”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1分)

A.事情很复杂。

B.老师可能会认为这是病句。

C.书本上没有这样的句子。

D.保住考试的好成绩。

5.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旨。(3分)

6.文中“□”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1分)

A.既……又B.不但……而且

C.又……又D.并……并

7.“‘活泼’一词经常用在人或动物身上,造来造去就不新鲜了”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放回到何处?(1分)

8.“枯萎”一词一般用于植物,这里用于孩子的语言。下列理解正确的是()(1分)

A.孩子不会说话了。

B.孩子不会写文章了。

C.孩子们的语言没有了灵性和创造力。

D.孩子们的语言才能消失了。

9.试用“活泼”一词造一个句子。(1分)

10.本义结尾处说“我也想问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11.文中画“______”的句子的说法对吗?试用一句话说明你的观点。(3分)

三、作文:抒写真性情(40分)

1.小作文(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为树根设计一段回答的话,不少于150字。

地下细流对树根说:“你知道你有多丑吗?弯弯扭扭,粗糙灰暗,死气沉沉。你拼命地往地下钻,扎得越深,离开阳光越远;你无休止地喝水,永不知足地吸收土壤中的养料,你图的是什么呢?”

树根说:

文题诱思:要体会到“树根”的情操。根不深,叶不茂。树根图的就是叶茂。写树根的答话,应力求表现出树根奉献的自豪感。

2.大作文(30分)

以“30年后的聚会”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文题诱思:这是一篇想像作文。中心语为“聚会”,时间是“30年后”。邓小平同志的题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帮助我们拓展思路。可从两个方面结合考虑。一是设想30年后自己人到中年,或许历经坎坷,或许工作、学习、事业等均取得很大成绩;30年后的社会,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高度发展,祖国日新月异。二是要设想和你现在生活有关的人们在30年后相聚时的情境。或者你们中有人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或者你们实现以前的相约……聚会要写的内容很多,但要有个中心,注意围绕中心安排好详略。

参考答案

一、1.D2.①C②B3.C4.B5.A6.B7.C8.B9.D10.D

二、(一)1.C2.B3.荣和枯;去和来4.A5.A、×B.×C.√D.×6.不能调换。因为下文先写杏花、桃花开放,后来“布谷鸟开始唱歌”,符合“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两个短语的先后顺序7.C8.D9.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10.(1)下定义,“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2)举例子,“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11.还有描写。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好处是把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1.CADB2.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3.例①:565写出来是WOE,和英语单词“悲哀”的拼法完全一样,人们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例②:有人如痴如醉地想弄上8888168这一电话号码.企盼着“发发发发,一路发”。例③:有人视7424994这一电话号码如丧门之神,仿佛真会害得他“妻死儿死舅舅死”。4.A5.拟人反问通过肯定的反问,强调了数字和“发”或“死”没有什么关系,比直说意思表达得更鲜明。6.数字的遗憾。

(三)1.C2.C3.D4.D5.揭示应试教育束缚学生智力开发的危害性。6.A7.放在“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之后。8.C9.略10.既引人思考,耐人寻味,使文章一气呵成,又进一步写出了作者的困惑,深化了中心。11.对。教育使学生学到知识,却也不免抹煞了孩子的一些天性。(或:不对。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达到规范化,而不能单纯地认为使其“枯萎”了)

三、略

    以上《大自然语言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月亮上足迹单元自测》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大自然语言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月亮上足迹单元自测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大自然语言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月亮上足迹单元自测》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