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为学木兰诗卖油翁宋定伯捉鬼诗词五首单元自测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为学木兰诗卖油翁宋定伯捉鬼诗词五首单元自测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

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④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A.dǎi yǔ jiàn   jiàn     B.dài  yù  jiān  jiàn

C.dài  yù  jiān  xiàn    D.dǎi  yǔ jiān  xiàn

2.下列句子中加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常记溪亭日暮(黄昏时候)

B.当户理红妆(古代称女子的装饰为红妆)

C.无他,但手熟尔(同“耳”,句末语气词“罢了”)

D.定伯诳之(“诳”通“狂”,指脸有傲气,目中无物)

3.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2分)

A.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雄兔脚扑朔。

B.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D.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4.下列句中“之”字与“人之立志”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见其发矢十中xxx,但微颔之。

5.下列句子与原文一致的是(  )(2分)

A.吾才之庸,不逮人也;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B.昏与庸,不可限而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C.问女何所忆,问女何所思?女亦无所忆,女亦无所思。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夜行逢鬼,问之    定伯令鬼先渡

定伯诳之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径至宛市中下著地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其直径三四厘米者,可用也(尧咨)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7.下列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吾资之聪,倍人也。

——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C.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

——慢慢地把油倒入杓内,淅淅沥沥,从钱的方孔内渗透进去。

D.可共递相担,何如?

——可以两人交替的背着,怎么样?

8.依次填诗句,与原诗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听取蛙声一片  惊起一滩鸥鹭 归雁洛阳边 决眦入归鸟

B.清风半夜鸣蝉  惊起一滩鸥鹭 江春入旧年 阴阳割昏晓

C.稻花香里说丰年 浓睡不消残酒 风正一帆悬 决眦入归鸟

D.清风夜半鸣蝉  沉醉不知归路 江春入旧年 阴阳割昏晓

9.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0.《为学》一文中当富和尚听穷和尚说想去南海时,先后两次说了“子何恃而往?”语言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下列几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子何恃而往?”表示怀疑;“子何恃而往!”表示惊奇。

B.“子何恃而往?”表示怀疑;“子何恃而往!”表示嘲笑。

C.“子何恃而往?”与“子何恃而往!”都表示怀疑,不表示惊奇。

D.“子何恃而往?”与“子何恃而往!”都表示嘲笑,也表示疑问。

二、阅读:迈上新台阶(40分)

【第一台阶】

(一)

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有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1.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1分)

2.“了然无声音”中的“了然”与下列词语中“了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了然干杯

B.一目了然

C.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

D.了然于心者,事使之然也。

3.判断下列翻译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卿太重,将非鬼也?您太重,也许不是鬼吧?(  )

(2)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定伯于是又背鬼,鬼几乎没有重量。(  )

(3)如是再三。如果是,就两次三次(轮着背)。(  )

(4)勿怪吾也。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怪物啊。(  )

4.选出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2分)

A.我新死,故身重耳。      B.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C.定伯诳之,我亦鬼       D.可共递相担,何如?

5.概括段意。(2分)

(二)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渐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自力者也。

1.解释加黑字。(2分)

(1)蜀之鄙___________ (2)买舟而下_____________

(3)越明年____________ (4)贫者语于富者________

2.下

列几项中“顾”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分)

(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

(3)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4)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A.(1)(3)相同  B.(2)(3)相同  C.(1)(4)相同

D.(2)(4)相同  E.(3)(4)相同

3.用第二段中原话回答富者有惭色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蜀鄙之僧的故事告诉我们为学要具备两个条件:(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台阶】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①二岁而孤(丧父),母贫无依,再适②长山朱氏,既(已经)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③。往往饘(zhān)粥(稠粥)不充,日昃(zè,日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④之旨(要义),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

(《宋名人言行录》)

①范仲淹: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文,谥文正。吴县人,宋真宗时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②再适:再,二适;适,出嫁。即改嫁。

③意思是:有时夜里昏沉疲倦,就用冷水洗脸。

④六经:指《诗》、《经》、《易》、《乐》、《春秋》。

⑤意思是:在天下人担忧之时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时后享区。

1.就如下句子做后边的题目:

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

①给加黑的字注音:(1分)

长山(  )  既长(  )

②给句中加黑的字解释含义:(1分)

适:________  既:_________  其:________

③补出句中省略的主语:(2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黑词的含义:(4分)

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各句:(4分)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仲淹读书时,刻苦的事写了哪几点,具体列出。(4分)

三、作文:抒写真性情(40分)

1.小作文 (10分)

描写你见到过的一个场面。

文题诱思:场面描写一定要集中突出,可以采取点面结合法。“面”即作整体的描写,“点”即作重点的描写。这样,既有整体美,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大作文(30分)

我了解的一个人

文题诱思:题眼是“了解”,了解“这个人”的优点、缺点、脾气、爱好与习惯等。文体中的“我”不可忽视,告诉你在选材的时候,要突出了解的“独到”之处,不同于一般的知道。要写自己熟悉的人,可以写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老师、同学等,写出他们的本质。如某一个人表面拙实则智;表面直,实在曲……要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表明你了解这个人,要一般的记叙和重点的记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A  5.D  6.A  7.C  8.B  9.C  10.B

二、(一)1.《搜神记》干宝 2.C

3.(1)√(2)√(3)(×)(4)×4.D

5.宋定伯骗鬼(或定伯与鬼斗智)。

(二)1.(1)鄙:边境(2)下:这里指顺江而下 (3)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4)语:告诉,对……说 2.B 3.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4.①“为” ②“立志”(此处用现代汉语表达,意思对也可以)

(三)1.①cháng,zhǎng ②女子出嫁,已经,自己的(指范仲淹)。 ③(母)再适……(仲淹)既长。

2.流泪,往,填满、饱,才

3.①有时晚上头昏疲倦,就用冷水洗脸。 ②就十分通晓六经的要义,慷慨地有给天下干一番事业的意愿。

4.两件:一是“废寝”,昼夜苦学……以水沃面;一是“忘食”,往往……始食。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生下来才二岁,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贫苦,生活没有依靠,只得再嫁山东长山朱家。他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感伤得哭了,离家到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进学校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刻苦学习,五年不曾解衣而睡。有时夜里昏沉疲倦,就用冷水洗脸。往往是连稠粥都吃不饱,到太阳偏西才吃饭,(这样)就十分通晓六经的要义,慷慨地有给天下干一番事业的意愿。常常自己吟诵道:在天下人担忧之时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时后享乐。

    以上《为学木兰诗卖油翁宋定伯捉鬼诗词五首单元自测》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为学木兰诗卖油翁宋定伯捉鬼诗词五首单元自测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为学木兰诗卖油翁宋定伯捉鬼诗词五首单元自测》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