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陇西文峰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陇西文峰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  文注意:所有试题均在答题纸上作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选项中,每组词语“/”前后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裨益/偏裨湖泊/淡泊明志间不容发/挑拨离间B.妊娠/星辰逐渐/熏陶渐染绿水青山/绿林好汉C.起哄/哄骗哺乳/铺排张扬意志薄弱/薄厚不均D.开拓/拓展省亲/反躬自省螳臂当车/独当一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丰盈中西合壁水到渠成弥天大罪B.归隐化为乌有出奇制胜至高无尚C.摒除玲珑剔透玩世不恭通宵达旦D.辐员草管人命固执己见鸿篇巨制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机动车销售不断增加及燃油价格一路,使燃油消费成为拉动北京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②今年以来该公司加大了吸引保险行业精英的力度,争夺人才的范围了行业中个险、团险、客户服务、培训、理赔等多个业务部门。③因为有政府的支持、庞大的中国市场和超前的软件设计作后盾,所以我敢向微软叫板。A.飙升覆盖鼎力B.飙升涵盖全力C.升高涵盖鼎力D.升高覆盖全力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延安颂》是继《长征》后又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大制作,它高屋建瓴地反映了我们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过程。B.屈原所关心的事物真是包罗万象,在《天问》中他所提出的关于宇宙形成的问题,有的一直到今天我们还不能解决。C.我们要正告日本的某些当政者,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D.他在点评学生的作文时说:“这些同学擅长抒情散文,但论述能力比较薄弱,一写思维严密的议论文时,就有些浅尝辄止。”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是由着社会的笔黑来随意点染的,经典阅读的丧失,就等于孩子们的心灵无法烙印那些宝贵的思想财富。B.“广州市中小学生受社会负面影响”专题调查结果,当前中小学生受社会负面影响的主要来源是网吧、游戏机室、不良图书、报刊、漫画。C.功利之心和尘俗之念急剧膨胀,悲壮感人的故事已变为明日黄花,这样的社会环境势必使“孔方兄”成为吸引众庶千夫的强力磁场。D.《冰川期的春天》透过那些在异乡异地生存着的、有着黄色皮肤黑色眼睛的人的灵魂,剖析出了某些人类在现代科技社会里展现的种种面貌。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景公问晏子曰:“治国之患,亦有常乎?”对曰:“佞人谗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而行与小人,此治国之常患也。”公曰:“谗佞之人,则诚不善矣。虽然,则奚曾为国常患乎?”晏子曰:“君以为耳目而好谋事,则是君之耳目缪也。夫上乱君之耳目,下使群臣皆失其职,岂不诚足患哉!”公曰:“如是乎?寡人将去之。”晏子曰:“公不能去也。”公忿然作色不说,曰:“夫子何少寡人之甚也?”对曰:“臣何敢挢也!夫能自周于君者,才能皆非常也。夫藏大不诚于中者,必谨小诚于外,以成其大不诚。入则求君之嗜欲能顺之,君怨良臣,则具其往失而益之,出则行威以取富。夫何密近,不为大利变,而务与君至义者,此难见而且难知也。”公曰:“然则先圣奈何?”对曰:“先圣之治也,审见宾客,听治不留,患日不足,群臣皆得毕其诚,谗谀安得容其私!”公曰:“然则夫子助寡人止之,寡人亦事勿用矣。”对曰:“谗夫佞人之在君侧者,若社之有鼠也。谚言有之曰:‘社鼠不可熏。’去此乃治矣。谗佞之人,隐君之威以自守也,是故难去焉。”注:①缪,通“谬”,差错。②挢,(jiǎo)在这里应该是“骄”,傲视,瞧不起。③听治,处理政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好恶良臣恶:诋毁B.行与小人与:结交C.寡人将去之去:离开D.先圣之治也,审见宾客审:慎重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佞人谗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B.君怨良臣,则具其往失而益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出则行威以取富敛赀财以送其行D.谗谀安得容其私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以(谗佞之人)为耳目而好谋事B.公不能去(谗佞之人)也C.(先圣)患日不足D.臣何敢挢(谗佞之人)也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谗佞之人“难去”的一组是:①佞人谗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②上乱君之耳目,下使群臣皆失其职③能自周于君者,才能皆非常也④出则行威以取富⑤不为大利变,而务与君至义⑥隐君之威以自守也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⑤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景公向晏子问起“治国之患”,反映出他已经感觉到了国内存在的问题,决定采取措施“清君侧”,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晏子的倚重。B.晏子在与齐景公的对话中,明确地指出了在君侧的“谗佞之人”所造成的危害。这反映了他对“为国常患”问题的深刻认识。C.谗佞之人往往用表面恭敬的“小诚”掩盖心中的“大不诚”,迎合国君好恶,伪装主持正义,骗取国君信任,通常情况下难以识破。D.晏子讲“先圣”的做法,为景公树立了榜样;用“社鼠”的比喻,进一步说明谗佞之人“难去”的原因,同时也是对景公的一种暗示。第Ⅱ卷(共120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夫子何少寡人之甚也?②去此乃治矣。12.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选自《菜根谭》)1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①—③题。(6分)秋  山杨万里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1]孤松掩醉容。余  杭范成大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忍冬清馥蔷薇酽,熏满千村万落香。注:[1]请别人替自己做事。①下面对两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宋人的两首优美的写景诗,杨诗借乌桕、枫、松来写秋,范诗借忍冬花、蔷薇花来写春。B.在杨万里笔下,秋山景色美不胜收,全诗弥漫着浓浓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一个“错”字,却流露些许嗔怪之意。C.范诗的前两句用“静芳”二字写傍晚时分“山花”的静态美;着一“送”字,美好春光仿佛又有了流动感。D.两首写景小诗一写秋,一写春;一写山树,一写山花;虽然所写季节不同,描绘景色有别,但都清新活泼,妙趣横生。②杨诗从角度写秋山之树;范诗从角度写春山之花。(2分)③两首诗中的“掩”和“熏满”历来为人称道,选择一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4题限选作3题)(6分)①韩愈《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②荀子《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李白《将进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既要发挥市场的增长潜力,又要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市场规律,一目了然,在市场中节约资源的最佳手段是提高资源的市场价格。只有资源价格提高,资源消耗大户才有动机采用新技术、投资新设备减少资源的消耗;不值得投资的一般用户也会自觉减少资源的消耗。所以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世界银行、香港以及美国的专家都首先建议调整资源价格。资源提价有两个后果:第一,是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会在国际贸易的框架内压迫发展中国家“节约”的原因。所以,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增长将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既然需要内需拉动,限制高消费就不可取。第二,是低收入人群的承受能力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某种形式的累进制收费制度应该是个思路。由于资源提价会产生上面的两个问题,参加“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的内地专家一般都慎言资源提价。来自水利部的思路类似于配给制,其中制定规划、确定指标、水权交易等本质上都与配给有关。当资源短缺的时候,如果价格不能上涨,剩下的解决方案只能是配给。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专家提出了九条措施,其中虽有“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但这个政策显然不是提高资源的市场价格,道理很简单,如果有了提高资源价格的政策,其他大多数措施基本就不需要了。他的措施建议基本属于计划指令性的措施,比如落实节能工程,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加快淘汰落后等等。对资源涨价的谨慎态度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以为采取了配给手段或是指令手段就可以在不涨价的情况下解决节约问题。但我们知道,虽然如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也许会在短期内有效,但不可能从根上解决问题。与我们的良好愿望相反,这种手段还有可能造成新的浪费,我们有很多污水处理设施成为摆设就是很好的例子,没有利益驱动做保证,庞大的节约计划很可能成为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同样的摆设。第二个原因,而且是更根本的原因是,资源涨价不被社会所接受。中国的现实情况是,无论政府处于什么样的良好愿望,任何政府主导的涨价都不会被社会接受。可以预见到的责难是这样的:“节约资源,为什么让老百姓买单?”可是我们如果真的要节约资源,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全社会来买单。是人类使用了自然资源,造成的后果,当然由人类来买单。节约资源,人人有责。回避资源涨价的节约计划是不可能奏效的。节约需要支付代价。我们不可能永远毫无代价地掠夺自然。当我们的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的时候,我们应该付出一些代价了。15.围绕“在市场中节约资源的最佳手段是提高资源的市场价格”这个问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界银行、香港及美国的专家提倡调整资源价格解决节约资源问题,这样可以降低不值得投资的一般用户对资源的消耗。B.面对资源提价而带来的国际贸易压力,发展中国家建立节约型社会要更多发挥国内市场的潜力。C.从市场规律来看,通过资源市场价格的竞争可以真正达到淘汰落后、节约资源的目的。D.低收入人群很难承受高消费,因此不会接受资源涨价,这是任何政府在建立节约型社会过程中都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从市场规律看,采用新技术,投资新设备才有可能有效的减少资源消耗。B.发展中国家在建立节约型社会过程中,为推动经济增长,一般不会限制高消费。C.作者认为强力措施加上提高资源价格的政策,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节约问题。D.全社会要为节约资源付出代价,这是人类无休止的掠夺自然的必然结果。17.文中提到的节约资源的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分)18.在节约资源问题上,内地专家和外来专家看法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他们各自看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垂钓余秋雨①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②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③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钓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④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⑤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⑥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⑦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⑧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⑨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瞬一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⑩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19下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叙述了两个老人在海边垂钓的故事,如同一出短小的生活哲理剧。作者认为他们性格不同,追求不同,既是对手,也是朋友。B.作者开头描写“海参崴的海”,一方面可以引出两个垂钓者,另一方面也渲染出一种威严恐怖的气氛,为下文展示垂钓者形象作铺垫。C.大海边的垂钓所传达出的人生感悟之一是:相对于物质追求来说,人类的精神追求显得执著而痛苦。D.胖老人离去时脚步如“胜利者凯旋”,还快乐地“扮了一个鬼脸”,这是在嘲讽瘦老人的浅薄。E.文中最后写“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心中的海参崴”,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垂钓老人敢于直面大海、不懈与之抗争的敬佩之情。20.从全文看,④⑤两段中“伟大”一词的表达作用相同吗?谈谈你的理解(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对两个垂钓者的行为,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思考的?试作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作者说“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举文本以外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100字左右,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70分)阅读下面的表格,根据要求写作。当下中国大学校长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项目教育家专家学者党政官员社会活动家总经理数据6.54%9.98%69.87%8.81%4.8%23.上面的表格摘自《中国大学校长公众认同度调查问卷》,组织语言,说明表格的内容。(15分,不少于100字)24.以“我心目中的好校长(中学、大学均可)”为话题,写两段文字。要求如下:(1)描写心目中好校长的形象。(15分,不少于100字)(2)以“我心目中的好校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性的短文。(40分,不少于400字)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  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D2.C3.B4.B5.C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6.C7.C8.D9.B10.A参考译文((晏子春秋·外篇))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也有固定不变的忧患吗?”晏子回答说:“在国君身边的谗佞之人,喜欢诋毁好人,而去和小人结交,这就是治理国家固定不变的忧患。”景公说:“谗佞之人,的确不好,虽然这样,但怎么竟会成为治理国家固定不变的忧患呢?”晏子说:“国君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耳目,又喜欢和他们商量事情,这样国君的耳目就会出现差错。这些人对上扰乱国君的视听,对下使群臣不能(很好的)尽他们的职守,难道还不值得担心吗!”景公说:“是这样吗?我要赶走他们。”晏子说:“您赶不走他们。”景公非常生气,不高兴地说:”您为什么这样小看我呢?”晏子回答说:“我怎么敢瞧不起您呢?那些能凭自己的力量在国君身边周旋的人,才能都是不平常的。那些把极大的不忠诚藏在心中的人,必然会恭恭敬敬地让小忠小信表露在外面,借此实现他们大的方面的不忠诚。他们进入宫中就探求国君的嗜好和欲望,然后顺从国君的嗜好和欲望.如果国君怨恨某个贤能的大臣,他们就会列举那个贤臣往日的过失,从而更加增强国君对那个贤臣的怨恨;他们外出就假借国君的威严去夺取财富。他们和国君的关系何等的亲近,(如果)不是因为大利而改变自己的言行的话,(平时)都力求给国君一个非常正义的形象,这样就难以发现而且难得识破了。”景公问:“那么,古代的圣人是怎样做的呢?”晏子说:“古代的圣人治理天下,谨慎地会见宾客,处理政事不迟延,总担心时间不够用,群臣都能竭尽忠诚,对于那些谗佞之人,怎么能容许他们谋私利呢?”景公说:“那么您协助我制止他们,我也不用他们处理政事了。”晏于说:“那些在国君身旁的谗佞之人,就好像土地庙里有老鼠。俗话说:‘土地庙里的老鼠不能用烟火熏。’根除这种老鼠国家才能得到治理。谗佞之人,依靠国君的威严来保护自己,所以很难去掉他们。”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1.(4分,每句2分)①您为什么过分地小看我呢?②根除这种老鼠(谗夫佞人)国家才能得到治理。或:除掉这些老鼠(谗夫佞人)国家才能安定。意思对即可。12.(4分)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富贵名誉”后不断亦可,错2处扣1分)参考译文:世间的财富地位和名声,如果是通过提高品行和修养所得来,那么就像生长着的漫山遍野的花草,自然会繁荣昌盛绵延不断;如果是通过建立功业所换来,那么就像生长在花盆中的花草,便会因为迁移变动或者繁茂或者枯萎;如果是通过玩弄权术或依靠暴力得到,那么就像插在花瓶中的花草,因为没有根基,花草就会很快枯萎。13.(6分)①(2分)B②视觉或色彩(1分)嗅觉或花香(1分)③(2分)“掩”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枫与孤松红绿掩映之美。“熏满”用了夸张的手法,极写花开之盛.花香之浓,传播之远。(花香之浓,传播之远必答)意思答对即可。附:杨万里《秋山》注解及释义(1)乌桕:落叶乔术,秋天变红。叶子可作黑色染料。(2)诗句释义:乌桕本是天生的老染工,(可秋临之际)居然把铁黑色错染为猩红色。幼枫偷饮了上苍的仙酒,却让孤松来遮掩自己醉红的容颜。14.(6分)略(每小题2分,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要求只做3题,如果4题都做,只阅前3题。)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15.(3分)D16.(3分)C17.(2分)配给,指令(计划),涨价。全对得2分,错1空扣1分。18.(4分)不同点:内:对资源涨价持谨慎态度;外:认为提价是节约资源的最佳手段。依据:内:资源涨价不会被杜会所接受;外:节约资源要依据市场规律。意思答对即可。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9.(4分)D、E答对一项得2分。20.(5分)不同(1分)前者表达了瘦老人对自身行为的自信以及对心目中钓鱼者形象的赞美(2分);后者则含着胖老人对瘦老人的嘲讽(2分)(意思答对即可。)21.(5分)(1)作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两个垂钓者推演到整个人类。(2)作者的思考体现出深刻的辩证性,既看到两人是对立的,天天互相批判;又看到两人是统一的,互以对方证明自身价值。(3)作者把垂钓者的行为提升到美学的角度认识,认为他们分别体现了悲剧美和喜剧美,并组合成完整的人类之美。(答对两点给5分,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22.(4分)举例恰当,看法辩证,表述清楚即可。六、(70分)23.(15分)对表格内容理解正确,转述完整,语言有条理。示例(供参考):该表格数据表明,近70%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中国大学校长的形象接近官员,认为接近教育家的不到7%,认为接近专家学者的也不过9.98%;另有8.81%和4.8%的受访者认为接近社会活动家和总经理。(12分)这说明当下中国大学校长的公众认同度不够理想。(3分)意思答对即可。24.(1)(15分)描写形神兼备,语言生动形象。(2)(40分)观点明确,认识深刻,思路清楚,语言通顺,说理有力。

    以上《陇西文峰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陇西文峰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陇西文峰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