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预览xxxx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
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蓼liǎo,谬miù寥liáo缪móu戮lù)
2.C(A“蔽履”中的“蔽”应为“敝”;B“吊书袋”中“吊”应为“掉”;D“飘缈”应为“飘渺”或“缥缈”,“怵目惊心”中的“怵”应为“触”,“桃李不言下自成溪”中的“溪”应为“蹊”)
3.B(①契合,符合;吻合,完全符合。两词比较吻合的要求更高。②偏见:偏于一方面的见解;成见指对人或对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偏见侧重于一方;成见侧重固执,先入为主;③“从来”后跟否定形式,很少用于肯定形式;“素来”后一般跟肯定形式,很少用于否定形式)
4.D(A.绵里藏针:比喻表面温和,内心狠毒。也比喻柔中有刚。B.疾风知劲草:只有在迅猛的大风中,才能知道坚韧的草不会被吹断。比喻在艰苦危急的
环境中,能显示出坚强不屈的品格。巳目光如豆:眼光像豆子一样小,形容见识短浅。D.项应为“装腔作势”)
5.A(B项搭配不当,“感觉”这一非动作性动词不能用于把字句,应改为“我已经感觉到了这一点”。C项成分残缺,无主语D项应是将“我们”放在关联词后面)
6.B
7.C(C从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浮游
生物增加”是“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亚铁”之后的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的来源。这个问题尚有待研究。这并不属于此次研究活动的一部分内容。ABD选项均可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
8.D(A选项谈到了铁元素提高海洋生产力理论在20年代提出,但此后“科学家一直在对这理论进行完善”,也就是说这种研究的可行性还没有被证实。“科学家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研究的可行性。B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不确切。C不够全面,这个结论是经过实验验证的。所以它才能成为一项可行的研究。所以此题选择D)
9.C(A、B选项谈到由于“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这在原文中都是没有信息依据的。文章画线部分说的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并没有说减少到什么程度。D“南极海域海洋可吸收温室气体”并不是在“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才可能吸收温室气体。)
10.C(A文中信息显示硫化六氟化合物只可检测硫铁的变化和去向并没有辅助硫酸铁发挥效力的作用。B“让蓝色海洋变绿”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并不是海洋生产力所包含的一项内容。D最后一段中说“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的来源尚需研究”D选项中“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的说法过于绝对了)
三、
11.D(假:凭借、行:代理)12.C(①于:在、②于:比)13.B14.C(“所有的将帅
对他都是谦恭而有礼貌”错)
参考译文:
杜预字元凯,是京兆杜陵人。
当时文帝暗中有剿灭孙吴的
计划,可是朝廷议论大多不合文帝意图,只有杜预、羊枯、张华
与文帝意见相合。羊枯得病后,推举杜预代替自己的职位,于是杜预凭自己的官职代理行使平东将军职权,掌管征南军司。杜预到任以后,修缮铠甲、兵器、展示威武之势,(之后)就使精锐
部队轻装前进,偷袭东吴西陵督张政,大败他。杜预处理完相关事务后,就上书
请示讨伐东吴的
日期。皇帝使人通知说等待来年才打算展开大规模的进攻,杜预又上表陈述计策。杜预几个月中再上表说:“大凡做事应当以利害相权衡,如今讨伐东吴有十分之xxx的利益,也就有十分之一二的不利因素罢了。自秋以来,讨贼的计划已经颇有暴露。如果现在中止,孙皓因害怕而产生新的对策,或许迁都到武昌,再加强修缮江南各城,使那些居民远离,城不能攻克,原野(因没有居民)而没有什么可抢掠的,在夏口积结那么多大船,那么明年攻打东吴的计策可能不能奏效。”皇帝于是同意了他的计划。
杜预在太康元年正月,在江陵部署军队,派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部属循江向西上溯,授给他们符节印信,十日之间,多次攻克城邑,每次都是按杜预的策略行事。杜预又派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领八百奇兵,泛舟夜渡,袭击乐乡,广泛地树立旗帜,在巴山上点起火,在要害之地出没,来震慑敌军
心理。东吴都督孙歆十分恐惧。东吴的男女老少万余口都投降了,(周)旨等发伏兵,尾随孙歆军队人城,…………
本文浏览权限:管理员高级用户VIP用户会员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