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沧州市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高一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客观题共54分)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S32Cu64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1)温室效应(2)赤潮(3)酸雨(4)光化学烟雾(5)臭氧空洞(6)水俣病(7)潮汐(8)大脖子病(9)水华A(2)(9)B(7)(8)C(6)(7)(8)D(2)(5)(7)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8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B0.1molOH含NA个电子C46g二氧化氮和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都为3NAD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有1.5NA个氧原子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氨水吸收少量SO2NH3·H2O+SO2====NH4+HSO3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C铜与稀硝酸反应Cu+4H+2NO3====Cu2+2NO2+2H2OD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4、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ANaHSO4Ba(OH)2BAlCl3NaOHCNaAlO2H2SO4DNaHSO4Na2CO35、已知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49%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9.2mol/LB小于9.2mol/LC大于9.2mol/LD不能确定6、若已发现116号元素R,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1)其钠盐的化学式为Na2R(2)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强(3)R是金属元素(4)R是非金属元素(5)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A(1)(2)(3)B(1)(3)(5)C(2)(4)(5)D(3)(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溶于水显酸性B.SiO2是酸性氧化物,常温时不溶于任何酸C.常温时,硅可与强碱溶液反应D.SiO2是的溶沸点较低,物理性质类似于CO2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红磷加热升华变白磷;②氯化铵晶体受热后由试管底部移到试管上部;③固体碘受热变成碘蒸气;④干冰汽化;⑤浓硝酸由无色液体变成黄色液体A.①②B.③④C.④⑤D.③④⑤9.把2.1g的CO与H2组成的混和气体和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A.2.1克B.3.6克C.7.2克D.无法确定10、下列分子中,具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A、NH3B、CH3ClC、CH4D、H2O11、科学家把不同的原子核统称为核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为18572Hf,关于18572H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是一种新元素2是一种新原子;3核内有113个中子;4是18072Hf的一种新的同位素;5该核素位于第六周期A123B2345C12345D34512、下列物质(1)FeS(2)Fe2S3(3)CuS(4)Cu2S(5)Al2S3(6)MgS(7)SO3,不能用两单质化合制取的是()A(1)(2)(7)B(2)(3)(5)C(5)(6)(7)D(2)(3)(7)13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C同主族,B、D同周期,A的气态氢化物比C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的阳离子比D的阳离子氧化性强。B的阳离子比C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C>B>D>AB金属性:B>D,C>AC原子半径:D>B>C>AD离子半径:C>A>D>B14三氟化氮(NF3)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4NH3+3F2===NF3+3NH4F,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NF3的氧化性比F2强BNF3是离子化合物CNF3中氮是-3价DNF3分子呈三角锥形15、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给纽约带来了一场严重的环境灾难――石棉污染,易使吸入石棉纤维者患肺癌。已知石棉是硅酸盐矿物,某种石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2MgxSiyO22(OH)2,式中x、y以分别为()A、8、3B、3、8C、5、8D、8、516、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A氢硫酸B亚硫酸C水玻璃D纯碱17、某单质跟浓硝酸反应已知每有0.25mol单质反应就消耗1mol硝酸则单质元素氧化后的化合价可能是()A-1B+1C+2D+318、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的剩余固体物质的组成可能是()ANaClNa2SO4BNaClNa2SO3CNaClNa2SO4I2DNaClNaINa2SO4沧州市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高一化学试题(共66分)二填空题(55分)

得分阅卷人

19、(15分)现有前四周期中的A、B、C、D、E五种主族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含A40%,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是同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和D能形成BD型离子化合物,且B、D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和D能形成CD3的化合物;C原子比E原子多1个电子;1.8gC与足量的稀H2SO4反应,所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C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D原子比A原子多1个质子.则:(1)指定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E(2)五种元素中,简单离子还原性最强的是.(3)在A—E五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碱性最强的是显两性的是。(以上填化学式)(4)D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10分)

得分阅卷人

焊接金属时常用的焊接液为氯化铵溶液,其作用是消除焊接金属表面的铁锈(1)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NH4Cl——□Fe+□FeCl3+□N2+□H2O(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当生成氮气2.24L(标况),转移的电子数目约为个。21、(14分)

得分阅卷人

某化学研究性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进行了下列几方面的研究。①写出Cu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在做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时,常观察到试管内生成的气体先为浅红棕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能直接观察到生成的气体的颜色,可在往稀硝酸中加入铜的同时,加入少量碳酸盐即可达目的。那么加入碳酸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经济效益和环保角度考虑、设计制取硝酸铜最适宜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ab22、(7分)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到以下装置:

得分阅卷人

(1)在收集下列气体O2、Cl2、CO2、SO2、NO、NO2、NH3、H2S时,需b口进a口出的气体———————————.(2)与量筒合起来可测量气体体积(瓶中一般充满水或某液体)则气体需——————口进——————口出。(3)此装置可作为洗气瓶则气体需——————————口入———————口出。

得分阅卷人

23、(4分)无色的混合气体A,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某几种。将100ml气首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剩余80ml,再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后得红棕色气体,将红棕色气体通入倒扣于水槽的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A由————————————————————组成。

得分阅卷人

24.(5分)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当A为气体单质时,B是,(2)当A为固体单质时,C到D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11分)

得分阅卷人

25、在某200ml混合液体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3.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2和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参考答案一  1B 2A3D 4A5B6D7C8B9A10C11B  12D 13B14D15C16D17C18A二、19(15分)(1)A:SE:Mg(各2分)(2)S2-(2分)(3)HClO4KOHAl(OH)3(各2分)(4)Cl2+2OH===Cl+ClO+H2O(3分)20、(10分)(1)4、6、6、2、3、12。(4分)(2)1:2(3分)(3)3、612×1023(3分)21、(14分)(1)略,(每空3分)  (2)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NO,与空气中氧气生成NO2显红棕色;(2分)碳酸钠与硝酸反应产生CO2,将试管中空气排除,避免NO与O2结合变红棕色(2分)(4)Cu+O2==2CuO; CuO+2HNO3===Cu(NO3)2+H2O(各2分)22、(7分)(1)NH3(3分) (2)ba(各1分)(3)ab(各1分)23、(4分)NOCO2NH3(答出一种得1分,答出两种得2分,全对得4分;出现一个错误答案得-1分,但本题不得负分)24.(5分)(1)NH3,(2分);(2)方程式略,(3分)三、25、(11分)n(H+)==(0.4+0.2)mol/L×0.2L===0.12moln(NO3)===0.4mol/L×0.2L==0.08moln(Cu)===3.2g/64g/mol===0.05mol3Cu+8H+2NO3===3Cu2++2NO+4H2O从方程式知:H全部消耗,铜与硝酸跟过量生成nCu2+==0.045mol溶液中剩余nCu2+==0.045molnNO3===0.08mol-0.03mol==0.05molC(Cu2+)==0.045mol/0.2L==0.225mol/LC(NO3)==0.05mol/0.2L===0.25mol/L

    以上《沧州市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沧州市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沧州市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