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中政治试题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习题精选(三)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习题精选(三)
一、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和规律的关系是这样()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改造它

B、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只能听从它的摆布

C、规律是客观的,人是可以认识和利用它

D、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创造它

2、人类积极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

A、在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B、人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以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改造世界

D、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

3、“拔苗助长”这一成语的主要哲学寓意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缺一不可

D、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4、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高,农民缺乏商品意识,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参与市场、改进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常爱“小福即安”、“福不可重受”等观念的影响。表明()

A、人的主观能动性受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B、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受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制约

D、农民的主观能动性的利益出发点是不利于人类、不利于国家、不利于集体甚至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利益

5、“事在人为”观点的错误在于()

A、承认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B、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C、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D、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6、“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A、事物的现象是多变的、易消失的

B、事物的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

C、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无意义的

D、盲人不能获得感性认识

7、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

A、必须运用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

B、要全面把握事物的现象

C、要撇开事物的现象,不被它干扰

D、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8、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因为()

A、邓小平理论是理性认识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C、邓小平理论来自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D、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9、“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形而上学的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10、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

A、感性认识在人脑中的反映

B、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C、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D、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11、进入人脑的感性材料,有一些可能是虚假的,这样的材料不能作为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依据。这就需要,需要鉴别,我们称之为。这属于()过程()

A、分析去伪存真分析

B、综合去伪存真综合

C、分析去粗存真分析

D、综合去粗存真综合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2、“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个口号从哲学上看()

A、是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

B、承认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C、割裂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

D、强调了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辨证主义

1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这里说的主观因素包括()

A、人的身心健康程度

B、业已形成的思维方法和动手能力

C、已经具备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D、对利益出发点的选择

14、对理性认识正确的看法有()

A、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它的认识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D、它对事物的认识是绝对正确

15、对科学理论认识正确的有()

A、科学理论就是邓小平理论观点

B、是把真理性认识系统化,按其内部逻辑构成一定体系

C、它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D、有了科学理论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就不会犯错误

16、我们之所以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因为()

A、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

B、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

C、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

D、主观能动性能解决一切问题

17、感性认识之所以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

A、感性认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没有实际意义

B、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与规律

C、假如二者都正确,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深刻

D、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正确的感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18、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这句话表明:()

A、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不同,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B、科学研究是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这与事物的现象无关

C、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D、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划等号

19、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他前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终于成功了。这个事例表明()

A、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认识飞跃的前提

B、人们要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创造条件

C、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的途径是实践

D、人们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失败

20、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因为()

A、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的认识

B、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领域上的认识

C、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

D、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及向前推移

21、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在()

A、人能够把客观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指导实践

B、人能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C、人能改变或创造条件,变有害为有利

D、人能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使规律的作用有益于人类

三、简答题

材料一xxx总书记在纪念堂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我们的实际和新的发展,勇于开拓前进。”

材料二“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地解决新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会不断

地向前发展。”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止,必须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发展而发展。”

(1)上述三个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由此得出怎样的结论?

四、辨析题:

1、只要坚持实践,就能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

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五、论述题

1、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xxx在十五大报告中讲:“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工作。”

结合上述文字,从哲学认识论上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

2、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②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A4、C5、B6、D7、B8、C9、D10、A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D12、ABCD13、ABC14、BC15、ABC16、BCD17、AD18、ABC19、ABCD20、ABCD

三、简答题(10分)

(1)材料一说明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深化。因为复杂事物包含若干层次,整个世界的层次是无限的,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的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总是有限的。人们应当把每一次认识中的宝贵因素保留下来,深化到下一步认识中去,使认识无限地深化下去。

材料二说明人的认识应不断地发展,因为整个世界在广度上是无限的,人们应当不断地扩展认识,以便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的领域内各种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材料三说明认识应不断地向前推移。因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认识属于意识范畴,由物质所决定,所以认识应当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2)人们应当不断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不断地向前推移。因而,认识总是要发展的,认识是无止境的,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四、辨析题:

1、(10分)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2)只有通过参加实践,才能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获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但是,占有了丰富的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未必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是为上升为理性认识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3)要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还需要一个关键条件,那就是对从实践中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样一个思维过程,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参加实践是获得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但要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2、(10分)

(1)“谋事在人”,意思是说计划做什么事情由人来决定,承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这是正确的。

(2)“成事在天”,意思是说事情是否能做成功由天意来决定,否认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这是错误的。

(3)谋事之后能否成事既要看人们是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要看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和是否从客观条件出发。

五、论述题

1、(10分)(1)错误的认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正确的认识则能推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科学理论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真理,对实践有更好的指导作用。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才能使实践活动沿正确的方向发展。

(2)邓小平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只有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的成功。

2、(10分)(1)上述材料说明现象与本质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第一,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共同的、一般的东西。第二,现象是多变的、容易消失的东西,本质则是现象中相对稳定的东西。第三,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第四,现象能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我们看待任何事情都要注意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现象与本质的区别,防止把二者等同起来。

    以上《高中政治试题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习题精选(三)》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中政治试题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习题精选(三)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中政治试题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习题精选(三)》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