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归纳
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革命活动在检测中的复现率是比较高的,几乎是每年必考,且分量较重,比例也较大,且大题所占比重较大。在本单元的复习中,应将下列内容作为热点:
l.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早期活动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2.辛亥革命及其意义和经验教训。
3.为保卫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进行的革命活动。
学习辛亥革命,要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同时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并组建革命政党为革命积蓄力量,最终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能发动人民将革命推向深入,最终必然失败。
学法建议
学习“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应注意掌握袁世凯怎样窃取革命果实一步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并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与利益,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进行一系列的斗争以及历次斗争的时间、经过、结果,同时也注意到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原因和影响。
综合能力训练
显能测试
一、选择题
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内容包括( )
A.民族、民生、民主 B.民族、民主、民权
C.民生、民主、民权 D.民族、民权、民生
2.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按成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兴中会②华兴会③光复会④同盟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3.“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这是谁说的( )
A.陆皓东 B.徐锡麟 C.秋瑾 D.林觉民
4.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是( ) A.保路运动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B.清政府出卖国家路权
C.清政府侵吞铁路股银 D.为了反对帝国主义掠夺我国铁路修筑权
5.下列文献哪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宪法》
6.下列关于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抵抗 B.湖北革命党人的周密筹划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7.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的标志是( )
A.袁世凯剪辫表示革命
B.用武力迫使清帝退位
C.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D.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8.“二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
A.宋教仁被刺
B.袁世凯公然践踏民主共和制度
C.北洋军大举南下进攻国民党
D.袁世凯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
9.西南军阀跟随孙中山拥护护法运动的目的是( )
A.号召人们继续反袁
B.迫使段祺瑞恢复约法和国会
C.借孙中山的名望发展自己的势力
D.对抗段祺瑞的武力统一
10.“府院之争”的实质是( )
A.黎元洪、段祺瑞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B.段祺瑞想操纵北京政府的实权
C.参加一战以获日本的贷款
D.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①这句话是哪一个政党组织的政治纲领?
②这个政党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③它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三、问答题
12.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潜能测试
一、识图题
1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所指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__。
②他写了一本十分畅销的书,轰动了当时的知识界和海外华侨,书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主张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材料分析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立马华山,推翻帝制;挥戈燕地,拥护共和。”
——护国军成立时昆明城的一副对联
①护国军的领导人是谁?
②“帝制”指的是什么?“共和”指的是什么?
③护国战争的结果怎样?
三、问答题:
15.辛亥革命后,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哪两次复辟帝制的活动?它们的失败说明了什么?第3单元 小结这一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