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注意: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需将答案答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把它选出来并将其填写到答题纸的相应的位置。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上述八七会议决议表明
A.由城市转入农村B.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D.共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2.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出发点是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C.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D.基于国民党亲英美派对蒋介石积极营救的考虑
3.1936年底国共十年内战大体结束,这主要是因为①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同意停止内战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A.①②均正确B.①正确②不正确C.①②均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
4.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作战方针:“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壁垒;国军主力集中山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少量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确切的是
A.体现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B.体现了片面抗战路线
C.体现了战略防御的特点D.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抗战的政策
5.“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为此,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清除以往的狭隘观念,放弃抗日的愚蠢举动和对满洲国的成见。”日本这个主张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抗战进入相持阶段B.日本复制建立伪满洲国
C.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D.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6.194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决议》中规定:“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需要交租交息”,作出这一决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本土地改革的阻力B.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恢复发展农村经济D.调动农民支援革命的积极性
7.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是抗战的正面战场B.是否争取国际援助
C.是否发动人民群众D.是否建立敌后根据地
8.对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有
A.国共双方分别指挥抗日军队形成两个战场B.敌后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C.敌后战场作战方式与正面战场截然不同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为依存
9.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造成这种明显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中共武装力量主力的转移
C.国民党战略部署的变化D.日本侵华方向的改变
10.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蒋介石政治态度表现出两面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B.日本改变侵华方针的影响
C.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D.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战局的变化
11.中国共产党维护或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措施或行动中不包括
A.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B.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
C.实行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D.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
12.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会议规定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②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的形势下召开③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必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④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⑤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13.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
nbsp;
A.中国取得了近代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B.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C.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和平民主建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壮大
14.中共在抗战期间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反列;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和抗战胜利后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两个口号的共同点在于
A.为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为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国共合作
C.为尽力争取国内和平,实现民主C.为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15.《双十协定》签订后,中共取得的优势地位是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B.解放区获得合法地位
C.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D.得到全国人民和各个党派支持
16.重庆政协会议通过的一些有利于人民的协议的本质意义是
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B.人民得到一些民主权利
C.改组国民政府D.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内战政策
17.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国共关系完全破裂的事件是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B.中共拒绝参加伪国民大会
C.蒋介石限令中共撤消驻南京等地代表团D.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
18.有一张历史照片,人们可以看到蒋介石及其高级将领在他的嫡系将领胡宗南的陪同下,得意地站在延安的窑洞前,手持手杖,一身威武的戎装。请判断这张照片最早摄于
A.1945年B.1946年C.1947年D.1948年
19.蒋军发动重点进攻时,西北野战军采取“蘑菇”战术与敌周旋的根本目的是
A.贯彻“运动战”的灵活战术B.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C.避免与强敌直接交锋D.保卫党中央,转战陕北
20.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主要原因是A.正确的战略战术B.土地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C.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配合D.国民党军队的士气低落
21.人民解放军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最直接原因是
A.群众基础良好B.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C.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D.中原地区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22.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三支部队由内线打到外线,三支部队都攻入的一个省是
A.安徽B.江苏C.湖北D.河南
23.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xxx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的“转折点”是指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D.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4.1947年底,党中央在陕北杨家岭开会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心的会议。20年未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这里“解决优势”的关键决策是
A.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B.进行战略决战
C.在内线作战收复失地D.决定发动渡江战役
25.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B.粉碎了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26.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对国民党军队的三大战役,是因为
A.解放区土地改革完成,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B.解放军兵力迅速增长,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东北地区解放,使解放战争获得巩固的后方
D.中共中央正确分析战场形势,及时捕捉战机
27.1945年5月,解放上海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A.占领上海,国民政府统治宣告结束B.美国已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
C.中共及其军队赢得了人民的信赖与拥护D.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28.1945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由国民党首先提出的,其企图都是为了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B.在政治斗争中争取主动
C.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D.争取时间准备或继续打内战
2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内容有所变化,其主要依据是中国①.社会主要矛盾变化②.革命力量的强弱③.社会性质的变化④.革命对象的变化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0.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D.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6分,共计1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用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的讲话
材料二这几年来忍耐,骂了不还口,打了不还手,我们为什么呢?实在为的是要安定内部,完成统一,充实国力,到最后关头来抗战雪耻。现在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那就必须不惜牺牲和倭寇死拼。——蒋介石《告抗战全体将士书》
&
nbsp;材料三任何党派,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旗帜之下,共同奋斗,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吾人惟望其真诚一致,实践其宣言(《中国共产党公布国合作宣言》)所举之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以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革命之使命。
——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
材料四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希求帝国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击,如排斥他国之主权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为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为东亚解放努力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本天皇裕仁《停战诏书》(1945年8月)
回答:
(1)“这几年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侵华事件主要有哪些?(2分)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蒋介石从“几年来”到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期间的内外政策。(4分)
(3)裕仁天皇宣布停战的原因是什么?(1分)根据史实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3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陕甘宁边区“豆选”诗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材料二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回答: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分)指出根据材料二中倡导的原则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1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33题13分,34题11分,共24分。
33.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支那战争是试图建设日满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植傀儡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国政权与中国)一体的东亚新秩序的日本同与美苏结盟的蒋介石之间的一场斗争。”试概括日本右翼分子的主要观点,(3分)结合有关史实加以批驳。(10分)
34.1927年下半年,中共为什么要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6分)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为什么又要把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