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复习题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复习题1北魏建立于()A三国时期B东晋时期C前秦时D386年以后2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由豪强地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的9)A分封制B郡县制C宗主督护制D行省制3导致孝文帝上台的因素不包括()A冯太后支持B大臣的精心安排C其父亲禅让D武力征服4拓跋部建立的最早国家是()A带过B北魏C前秦D东魏5道武帝即是()A386年B398年C420年D439年6宗主督护制导致()A国家赋税增加B豪强地主隐瞒人口C农民负担减轻D社会矛盾缓和8下列不属于三长制的是()A邻长B里长C党长D县长9阅读下列材料: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请回答:(1)材料中得“平城”是指今天哪个城市?“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2)根据材料,概括魏主迁都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10阅读: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该穿汉服。请回答:(1)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推行的改革措施?(2)这些改革有何意义?11魏孝文帝南伐的对象是()A宋B齐C梁D陈12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一直延续到北宋1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1实行俸禄制2实行均田制3建立三长制4迁都洛阳A1234B1324C4123D421314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措施是A均田制B三长制C租调制D迁都洛阳15北魏的最基层行政组织的长官是()A县长B邻长C里长D党长16下列曾是北魏的赋税制度的是()1俸禄制2均田制3租调制4宗主督护制A1234B123C234D3417把鲜卑与汉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措施是()A讲汉话B改汉姓C通婚姻D改籍贯18北魏实行均田制的直接目的是()A促进民族大融合B恢复和发展经济C适应先进的生产力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1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B巩固北魏的统治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促进北方各民族大融合20北魏民间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的直接原因是()A推行均田制B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C孝文帝放松对手工业的限制D迁都洛阳21魏碑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教育的兴起B孝文帝改革C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广建寺院,刻石立碑D恢复汉族礼乐制度22下列属于鲜卑族封建化的表现的是()1游牧民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2鲜卑贵族还兼营工商业A123B12C13D2323塞裙逐马入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无论从服饰还是风度上,诗歌都反映了()A汉族年轻年请女子B鲜卑年请女子C汉族女子受鲜卑文化影响D鲜卑文化受汉族影响24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鲜卑B匈奴C羯D氐25北纬强化儒学的根本目的是()A崇经信佛B取悦百姓C顺应汉化D巩固统治26北魏官制定为()A郡国并行B三省六部C九品D六部27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B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D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比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28下列那一历史现象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A北方实现统一B北方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进程C民族矛盾尖锐D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王安石变法1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危机?2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严重的最重要原因是()A巩固统治恢复封建秩序B现易后难,经济问题复杂C赵匡胤是后周统兵大将D北方游牧民族威胁中原3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A减轻徭役B提倡农桑C加强军事D整顿吏治庆历新政的内容不包括()A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B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恩荫做官C裁并州县,减轻徭役D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4辽宋间澶渊之盟使()1双方维持了较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2贸易往来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技术和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双方的进步4北宋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A123B234C14D12345阅读材料材料1后承平日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宋史材料2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如一伙,天下祸患,岂不可忧-------欧阳文忠公文集材料3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懦者,籍之为厢兵。--------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唯老弱也,则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欧阳文忠公文集材料4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恐财匮力殚,虏乘吾敝,将无从而制也。-----张载集请回答:1,材料2中的盗贼指什么人?试从材料一中找出盗贼日多的原因。2材料3中北宋政府为预防盗贼产生而采取了什么措施?是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3结合材料4分析这种政策会导致什么后果?6庆历新政的主要推行者是()A司马光B王安石C范仲淹D苏轼7北宋初年立更戍法,其后果是()寇乱息而威势强矣B并无常帅,帅无常兵C方镇相望于内地D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8虽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说明()A外患日趋严重B立国政策发生变化C藩镇拥兵自重D武人地位逐渐上升9北宋形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利大于弊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10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目的从根本上是为了()A克服危机,维护统治,B提高北宋军队战斗力C使人民生活富裕D增加政府收入11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1青苗法2募役法3将兵法4市易法A234B123C12412王安石的均输法()1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2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3增加了政府收入4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5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A12345B1234C1245D123513王安石的强兵之法中,加强了对人民群众控制的是()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15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弊端的是()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16下列变法改革之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A王莽改制B周世宗改革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17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进士科专考()A诗赋B经义和时务策C律令、断案D武学、律学18王安石主持变法时的身份是()A宰相B参知政事C枢密使D地方官19王安石在对宋神宗变法设想时,认为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是()A开支过多B土地兼并C水利不兴D生产过少20王安石变法中,注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是()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C市易法D青苗法21王安石改革科举和学校主度的主要措施有1废除明经诸科2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3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4设立明法科A12B134C13D23422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A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B中小地主C农民D皇室2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的相同有()1加强对人民的控制2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4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123B23C34D23424王安石的新法中,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代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D均输法25王安石变法时期,“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法的实施()A保马法B将兵法C保甲法D军队精简26庆历新正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1以整顿吏治为中心2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3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4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A123B234C124D13427王安石变法中打破的商人垄断市场局面的是()1市易法2均输法3青苗法4方田均税法A12B23C34D123428以天变不足惧,人变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进行变法的是A王安石B商鞅C北魏孝文帝D张居正29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北宋设()1参知政事2三司使3枢密使A123B12C23D1330王安石变法中直接增强国家防御力量的措施是()A募役法B方田均税法C保甲法D青苗法31王安石变法时期,负责监督武器制造的部门是()A枢密院B军器监C参知政事D兵部32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市易法B均输法C青苗法D方田均税法33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A免役法青苗法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方田均税法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34王安石变法的富国之法中,为解决皇室、贵族和中央政府的消费物供应而采用的措施是()A市易法B免役法C均输法D青苗法

    以上《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复习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复习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复习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