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小学三年级《乡愁》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设计说明:以“眠”串起本课的教学,以“乡愁”搭建起本课教学的文化主题。)
探寻传荡千年的钟声———浙教版第九册《枫桥夜泊》说课稿来自费尔教育。
《做一片美的叶子》说课稿
七叉中心校邱星竹
说教材
《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说教学目标
这篇文章是三年级语文的第一篇散文诗。学生初次接触,但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根据三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的阶段特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新词、运用新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对话、交流,欣赏叶子的外形美,感悟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点是:体会叶子的美,在语言情境中,感知“要做一个像叶子那样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难点:三年级学生较少接触“借物喻人”的文章,较难理解语言文字符号后面丰富的“寓意”。
说教法
在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
(1)潜心涵泳,诵读体会
让学生反复地说中读、读中想,逐渐提升读的层次,在优美的诗的语言中去感悟,在感悟中去积累。因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
(2)拓展资源,移情体验
充分挖掘相关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凭借直观的形象,在交流、对话中体验深刻的道理。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从而构建富有诗情画意、能给学生的语言和精神输送营养的语文课堂。
说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人读为本,让学生作为读的主人;本课教学我采用了“一读二抓三悟情”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读重点内容;抓重点词句、抓小练笔;悟思想事情,通过听、读、看、想、说、写、贴,寓学于愉快有趣的活动中,从而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教学流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我努力以学生的“亲历感受”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
一、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一层”
第一层写的是“大树之美”,“有着浓密枝叶的树就像大地升起的一朵绿色的云”,本层教学我采用了“角色置换”的形式——“在座的同学就是文中的‘我’”,一下子把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让学生觉得所阅读的对象就是自己所要了解的对象,产生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然后,我再相机出示一棵茂密的“大树”,“同学们,这棵树为什么能够这么美呢?”引领孩子们带着寻找答案的动力继续阅读。
二、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二层”:
第二层,着重写叶子之美。(1)我让学生思考:“走进了这棵树时,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用书上的句子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体现了说中读、读中想。(2)在“欣赏叶子的美”的环节中,我利用课件相机出示重点句,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看看叶子的各异的形态,说说叶子是如何“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的”,此时我站在了学习伙伴和引领者的角色上,把发言权交给孩子们。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在生物知识上接触较浅,我适时结合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以及四季变化的树叶多彩的课件演示,还有利用采摘来的形态各异的美丽多彩的真实的树叶,帮助他们解决认识上的困难。在师生的交流、对话过程中,绿叶的美、绿叶的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留在了学生的心目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美的形象的感受,也初步领悟文本蕴含的哲理,从而突破了学习目标的重点,也为突破难点作好了铺垫。
三、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三层”
第三层,作者由物及人,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地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最后呼吁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做一片美的叶子吧!”这一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我设计了相关情境:1、引导学生自然从物过渡到人,采用联想法,激活学生对“像叶子一样辛勤工作的人”的感性认识,“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我们的位置在哪儿呢?”充分发挥学生表达的自主性,说医生、说老师,说交警,说有突出奉献的具体人物(例如雷锋叔叔、爱迪生、徐虎),然后总结归纳出人与叶子的相通点,领悟出人要立足本职,为生活奉献的内涵,自然而然地使孩子们达到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此时,相信学生已完全进入教学情境,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抓住“读”这条主线,想时读、说时读、有所感悟时再读,注重师生心灵对话,让文本、学生、教师形成一个和谐的共鸣体。2、我不满足于学生的“读和说”,我最后安排了一个有份量的练笔活动:让学生在属于自己也是代表自己的叶子上写上自己的“奉献”语言(心愿),然后贴在像征班集体的大树上,这样,深入浅出也巧妙地把学生的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道理运用到自己身上,为了班集体这棵大树长得茁壮、葱翠,自己就要做一片“美的叶子”。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来感知深奥的道理。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所谓教学效果“人文与

工具兼并”、“鱼与熊掌兼得”。
最后是道别叙情,我仍不放弃文本价值的充实,紧扣文章主题,提出“希望孩子们成为最美的叶子”的期待,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说板书简洁、凝炼的板书能够引领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体会文章的中心。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做一片美的叶子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国标版第五册的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由物及人,从自己的贴身感受谈体会,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三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4.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这些目标中,1、2、3和目标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第四个目标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我在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努力实践以学生的“亲历感受”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用师生间充满灵性的对话营造诗情新课堂,让学生乐学愿学。针对教材,针对目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高尔基曾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其实,课堂教学的启课导入也同样必须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韵致:同学们,秋天到了,你们看树上的叶子变得绚丽多彩了,多美啊。(看图)老师课前布置你们了解树叶的作用,谁能说说?是啊,树叶给大树带来了美,深秋之后,叶子飘落到大地上,有些深埋在泥土里,仍然为大树提供丰富的营养。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赞美叶子的文章。(板书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诗意的学习氛围,当学生身置此景,话语如涓涓流水,潺潺而出,心门似春之柴扉,轻轻洞开。
  第二步: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教师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然后检查自学情况。
  2、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在课文上批注,写写自己的独特感悟。
  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让学生批注课文,虽然使课堂“一时寂静”,却能让学生通过批注而激活思维、抒发感受、展示个性。
  第三步:研读课文,感受意韵。
  1、研究叶子的外形之美:
 (1)找课文相关段落读一读(多媒体出示段落,说说叶子美在哪里呢?板书:形态各异
 (2)讲讲这个词的意思,一起读读。
 (3)出示图片:观察叶子的不同(舒展、大小、长短、嫩、枯萎等)。
 (4)语言训练:假如你就是这棵树上的叶子,你会做怎样的叶子呢?
 (5)小结:同一棵树上的叶子长短不同、大小不同、姿势不同——这就是形态各异。学生再读词语。
  用形象的图片展示叶子的不同姿态,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理解重点句子:(课文第五节)
  (1)提问:什么是生命的乳汁?阳光怎么会变成乳汁的?在这里生命的乳汁指什么?
  (2)学生自由讨论。
  (3)看图,教师讲述:叶子有特殊的本领,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大量必需的营养。在阳光下,叶子把水分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出淀粉,然后在晚上又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送到植物的全身,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提供足够的营养,同时还呼出氧气,为我们人类提供新鲜的空气。大树有了这珍贵营养,才会茁壮、葱翠。
  (4)看图欣赏大树的外形美:你们觉得这大树怎样?远远望去,更美了,又有什么感觉?(如绿云在飘)
  (5)指导朗读:用朗读把你们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点名读,齐读。
  (6)小结:大树的美丽和叶子有什么关系?没有树叶的奉献,就没有大树的美。这就叫奉献,这就是一种美。
 3、体会叶子的内在美:
  (1)配乐朗读第六节:多好的叶子啊,我忍不住想把另一段介绍给大家,想听么?一起来,闭上眼睛想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理解“肥美”一词:肥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看图片说说:油光光的,绿油油的,经脉清楚。
  (4)理解“飘零”一词:冬天树叶是怎么飘落下来的?看动画说说:树叶落到哪里去了?叶落归根,这对大树有什么好处?
  (5)启发引导理解叶子的内在美:听了你们发言,我不由的想起一句诗:落叶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树。叶子即使离开了大树,也要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树。
  重点深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教学中,我们充分网络的优势,利用创

设的情境,扶放并行,引导学习探究,给他们“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的机会,精心设计,突破重点难点。
  第四步:朗读升华,畅谈感受。
  (1)学到这儿,你想对叶子说些什么?
  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
  (2)学生自由畅谈。
  阅读也是文本与读者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唯此,方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由语文所带给他们的快意!
  (3)朗读:就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心中装着大树,心中装着别人,心中装着集体。
 教学过程要成为师生间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逐,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追求的就是用生命点燃生命,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
  第五步: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师述:同学们,我们不但知道了树叶的姿态美,还领悟到了树叶的内在美,我相信你们肯那美丽的树叶,也想做一片美的叶子。老师布置三个作业:
  1、定喜爱、搜集叶子,画画叶子,说说叶子的功能。
  2、搜集像叶子那样立足本职岗位、无私奉献的人物的事迹,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3、建立专题学习网站,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发布在网站上。
  教育的本义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以体现“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
    以上《小学三年级《乡愁》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小学三年级《乡愁》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小学三年级《乡愁》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