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一个中国孩子呼声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admin 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战争与和平单元的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第二课时教学

【说教材】

  这篇精读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文章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之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引起读者强烈地共鸣。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是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说教法】

  在本课时教学方法上,我让学生在潜心涵泳、诵读体会、语境想像、移情体验、拓展资源中学会感悟,学会表达情感,从而构建富有诗情画意,能给学生铺上语言和精神底色的语文课堂。

【说学法】

  在学法上学生始终以朗读为主线,分别采用想读法、悟读法和创造性改编课文,进行直面对话,揣摩心理,拓展资源、交流感受等方法进行探究性合作学习,让学生做真正意义上阅读的主人。

【说教学流程】

一、回顾内容,亮文本主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5月8日是一个什么日子吗?(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日子)借此让学生们交流课前了解到的相关新闻信息。学生带着交流的愉悦感和成功感进入文本解读。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雷利发出了什么呼声?随机板书: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这就是一个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如此强烈而又沉重的呼声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细细地品味课文。

二、解读文本,悟信中悲情

  1、教师引导,激起情感共鸣,直奔主题:这是一封饱含深情的信,这是一封血泪交织的信。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泪水不知不觉地夺眶而出。现在也请大家用心地去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看看哪些语言让你感动了,让你有话要说,把他们划出来,同时,想想是什么原因让你的心为之一颤。
    幻灯出示阅读要求。

  2、交流:

    第一个重点段:

   ⑴ 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想像说话。整整两年多了,两年多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雷利都在思念着爸爸,思念着和爸爸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他看到爸爸用过的书桌,他看到饭桌前爸爸曾经坐过的座位,他看到墙上挂着和爸爸爬长城时的合影……雷利还会看到什么?想起什么?请你张开想像的翅膀,走进雷利的思念。
  在想像说话的基础上第一次朗读。

   ⑵ 抓住“深情的目光中还包含着什么?”领悟其中的深情。让爸爸的形象逐渐鲜活起来,学生与雷利的心理距离拉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引起学生们的同情。此时进行第二次朗读。

   ⑶ 教师再次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共鸣,“爸爸的牺牲,难道只有雷利和妈妈伤心吗?”再进行第三次朗读。

   以上三读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依托层次分明的朗读,充分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第二个重点段:

   ⑴ 想像我和妈妈到机场迎接爸爸却接到噩耗时的心情。进行第一次朗读。

   ⑵ 抓住重点词句“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的理解,教师先通过配乐范读全段,以激发情感,再引导学生抓住本段中“最感动的”几个“点”以深化认知,最后再读全段以整体感悟,通过“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学生对文章重点段的理解深入而透彻。

  第三个重点段:

   ⑴ 自读体会爸爸精通四国语言──让学生揣摩心理想像雷利写这些内容时的复杂心情。雷利为有这样优秀的爸爸而自豪,又为爸爸因战争而离去悲痛万分。

   ⑵ 朗读体会:
     随着情感的深化二次朗读。文

中关于爸爸的描写仅仅是只言片语,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零碎的语词里去感悟爸爸的形象,依托层次分明的朗读,爸爸那“爱和平、爱家庭、有才华”的多维形象跃然纸上,也跃然于学生心间。

三、直面对话,唤内心真情

  1、虽然爸爸再也收不到那束带着最崇高的敬意的鲜花了,但他那热爱和平、为和平而献身的高大形象让我们永远也忘不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和雷利一起,面对面地和爸爸说说心里话吧。幻灯出示,把2~4自然段的叙述转化为面对面的倾诉。

    配乐,指名读,齐读。

  2、教师引导:是谁夺走了爸爸的生命?是谁打碎了这个幸福的家?战争这个恶魔夺走的仅仅是雷利的爸爸吗?你们看──播放伊拉克战争给人们苦难生活的场景,配上莫扎特的《安魂曲》,教师激情引导学生说观后感。

    过渡:爸爸为和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他的心愿并没有实现,这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

  3、浏览5、6自然段。

  4、出示重点句子: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学生说自己的理解。

  5、教师播放资料图片:反法西斯战争、卢旺达种族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带给人类的伤亡数据及中国《青年周刊》调查的报道:自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来,整整六十多年里,全球只有3个星期左右没有发生暴力冲突。

  6、阅读了这些内容,你对这句话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呢?拓展资源中交流对话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7、配乐,师生共读:

    为了让人们远离战争,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为了让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让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让孩子不再失去父亲,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课尾自然回归文章主题,学生在对文章主题的反复吟咏中升化认识、升华体验。

【说板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该板书的特点是:概括、简洁、醒目,直击文章主题。

    以上《一个中国孩子呼声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一个中国孩子呼声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一个中国孩子呼声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