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内容:小学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一》的口语交际《春天的发现》。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让学生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发现春天景物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再评评谁说得好。
2.训练目的:①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③使学生学会倾听,养成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
3.训练重点:能有条理地表达意思,能正确地评议别人的发言。
4.训练准备:以学校附近的小溪及田野作为教学活动的课堂;学生准备笔和笔记;教师准备录音机、照像机及手提扩音器;出发前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要去开发,积极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在新课标中还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为了贯彻这个指导思想,教师第一次进行大胆尝试,克服语文课传统、封闭的室内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到野外去寻找春天的脚印,到大自然中去上这节口语交际课。我在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上,都特别重视情境的创设,以关注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下面我从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这两方面来进行阐述。
在教法运用上,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师创设了多个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把课堂开到自然中去,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信息,创设一种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去探索去感受,积极发言,创设一种角色情境;通过分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评议来创设表达情境;通过组织活动来创设活动情境。在多个回合、多个情境中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情动而辞发,畅所欲言。
我们知道,“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和沟通,是一个听与说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在学法指导上,教师采取了分组活动和全班交流、评议的方法。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大程度地观察思考,在交流、讨论在学会倾听,这有利于锻炼学生说话的胆量,有利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并在多听、多说、多想中得到发展。通过的小组中说,在全班上说,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把口语交际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教师在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听者和主持者。
我们还知道,一节完整的课,往往并不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它应该包括课前准备,课后延伸。为了更顺利地实现教学训练目标,教师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外去感受春天,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为分组交流讨论做好准备。另外,教师还对学生提出课外实践要求,就是让学生整理自己在课堂上的所思所想,并继续去寻找春天,为下一节课的作文习作做好准备,使教材的完整性、教学的连贯性得到贯彻。
三、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语。(把学生带到事先选好的活动场地。)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风和日丽,一切事物都睁开沉睡的眼睛;春天,播种希望,努力耕耘,期待秋天的收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用我们的耳朵去倾听,用我们的鼻子去闻,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脚印吧!
【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良好的情境氛围是前提。所以我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生活,把春天的景色真实地再现于学生的眼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1)明确目标
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春天气息,以及对春天的感受和同学们的互相交流交流。要说自己发现的春天景物的特点,并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2)评一评,看谁说得好。
【提出具体的听说要求,为学生下面的口语交际提供方向。口语交际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对学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更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有利于活跃气氛。】
(二)小组讨论。
①将学生分析成若干小组,在田野上一定的范围里去寻找春天的脚印。
(2)组织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春天的气息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说出自己发现的春天的特点:可以是春天里的景物,可以是春天里的色彩,可以是春天里的气味,如绿叶红花,鸟语花香,燕子飞蝶,弯弯的溪流以及春播的人们等等。
【引导学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