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台阶》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我的说课题目是《台阶》。它选自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㈠先说教材,《台阶》选自第二单元,本单元是写人单元,表现的是普通人、普通事。前两篇文章分别是《阿长与山海经》与《背影》,均是讲读课,所以本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单元提示这样要求:“……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这是本单元的总体目标,对本文而言,整体把握故事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是我们学习本文的目标之一。不仅如此,新课标的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的理念,还要求我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学生多些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多裨益。所以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找到“父亲”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学生尊重父亲,热爱父亲的感情,也是我们预期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对于初二学生而言,本文情节的单一,文字朴素的特点,无疑给学生解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所以我们将本文定为自读篇目,预计课时完成,当然困难仍然是存在的。由于小说是以“父亲”的儿子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正是因为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态,决定了“父亲”的形象,具有比较开放的意义。所以分析“父亲”的形象,便成为学习本文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又必然要以梳理的故事情节,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前提,所以这个前提应作为突破全文的重点。
㈡再说说教法与学法。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强调学生的“协作性”,他们认为各人在理解上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交流与比较,才能领略他人是如何处理同类问题的,以及收效如何等等。所以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而且在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条捷径。这些理论与《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本文在学法上正是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它的另一个根据是《台阶》文本的特点。“父亲”的人物形象分析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可以结合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在是师生间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的解读。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教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总而言之,在学法上以学生自读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既得答案发出质疑,从而巩固了原有知识体系。(接着说说板书,因为教法与学法的特点,板书主要突出“父亲”的话:“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作为主体板书,这也是全文的文眼。“父亲”的人物形象特点罗列于这句话的下方。)
㈢说教学过程:
⒈导入:由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说起,引出父辈创业的艰辛,从此引出本课内容。
⒉整体感知: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浏览文章,进行复述课文的比赛,评比出复述最佳的同学,本环节一方面以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较轻松的气氛中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并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巩固了复述技巧,寓教于乐。
⒊品味赏析:本环节是全课的重点,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品味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问题,学生分组等准备工工作,不再下赘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呢?还是从文本出发。全文由“台阶”高低问题引入,又以“父亲”建成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告终,“台阶”充当了贯穿了全文的线索。“父亲”的形象在造屋的历程中渐渐清晰,“父亲”的性格特征也随着“台阶”的变化,而不断强化,所以要破解“父亲”的秘密,必然还要从“台阶”入手。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①父亲为何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②父亲是如何造好这栋新屋的?③父亲造好新屋后,有何变化?”这实际上给学生的讨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大主文方向,也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效率。在对“父亲”形象特点进行赏析之后,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环节,即评价环节。可以是自评,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当然也可以是都是的评价,我们鼓励自评与互评。用建构主义学习观理论来说,自评与互评就是一个调整自己知识体系,去不断容纳新鲜知识的过程,它能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也能促进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提高以及自学能力增加,所以不仅评价的环节不可或缺,我们还提倡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
㈣质疑与解答,这个环节安排于“合作探究”之后,是为了给学生的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预留5-10分钟,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总体结构上的,也可以是细微枝节处的,甚至可以突发奇想地联

系课外,跨越其它科目,提出问题。教师一定要提供给学生什么既定答案,更不必要在一节课的容量内完成,对有价值,富有创造力的问题,除了支持提问与大力表扬外,还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或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开展。所以质疑环节一定程度上是合作探究环节的延伸,又对它有所超越,它已经走出了语文的范本,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的境界迈进。说到这,我想引用一首描述语文教学特点的诗歌来结束这次说课:“语文譬如花,社会乃其根,土活椒兰茂,源泉开江海深。”愿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处处开出鲜艳的花朵!谢谢大家!
    以上《《台阶》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台阶》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台阶》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