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儿子研究报告》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儿子的研究报告》这篇文章恰是语文课人文性的充分体现。题目“我所看到的……”就强调了个人的实践经验,是个人的体会。美式教育的特点也正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注重主体的介入,人的活动。因此这篇文章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而言,都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好教材。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运用多种途径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知识目标:
通过观看影片,品析词语,分析文章内容,感受美国小学教育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目标:
能辩证看待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这样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方式。
3、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内容浅显、夹叙夹议的文章,作者以自己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记叙了儿子完成三个研究报告的过程,然后针对儿子的变化,将中、美教育作比,得出美式教育的特点。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美式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再协作去解决,从而认识美国教育的特点。
中、美教育各有所长,根据我国的现状及文化底蕴,我们不能完全抛弃中国基础教育,而美式教育重培养能力这一点也是值得我国借鉴的。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经历、方法不同,对此问题的看法也会不同,不可能一致,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对它的处理是,生可以各抒已见,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只要理由充足,不必强求一致,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说教学方法
新《大纲》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据此,本课拟采用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通过学生主体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时,促使学生的身心向高一级水平发展。这种模式中,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师适时加以引导,营造讨论、甚至是激烈的辩论氛围,使生相互启发、交流,激发他们自主获取知识,培养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处理
本课安排一教时,强调课前预习,查找一定量的相关资料,课上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请一位学生描述自己经历过的小学评语文课堂。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交流。)
2、播放中式教育片断,突出中国基础教育在世界上的地位。
(设计意图:用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孩子们熟知的画面唤起他们的认同感;同时为后面能辩证地讨论奠定基础。)
3、师导入:这是中国的小学教育,美国的小学教育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学习《儿子的研究报告——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利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二)传授新课
1、一般而言,学习一篇文章,我们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
明确:内容和结构。不一定要学生答出这两点,只要提到了词语、中心思想、人物形象等即可。
(设计意图:回顾以往学习的内容,使之系统化、方法化,便于指导新课的学习。)
2、学习的目标一般是教师提出,今天想把这个权利交给同学们。请听教师读课文,你们来看看针对这篇文章,我们要弄清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敢于质疑。)
3、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内容上:
A、美国的小学课堂是怎样的?
明确: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上课根本没有教科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美国小学教育的状况。)
B、父亲把儿子送到美国小学,心情是怎样的?为何会是这样的?
明确:由“忧心忡忡”到释然(由“发懵”

、“无言以对”、“不禁想起”等几个词语可看出父亲情感的变化。)
(设计意图:总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脉络,试体会父亲情感的变化。品析词语,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一定的词汇。)
C、到美国小学以后,儿子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明确:
1)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
2)打印出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内容丰富,分出了章与节,列出了参考书目。
3)他已经变得无拘无束,洋洋得意,十分自信。
4)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
5)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
三个研究报告——《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待人类文化》和“二次大战”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
D、设计一个小练习:以“我认为‘儿子’变得____”的形式说一句话,同时感受美国小学教育是怎样的?作者是怎么看的呢?
明确:可以说“我认为‘儿子’变得自信了”,“我认为‘儿子’变得有能力了”等等。
(设计意图:品读议论段,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上升到理论层面认识美国小学教育。)
E、小型辩论会:中式教育与美式教育(投影,显示中美教育资料的对比)
明确:分为对立两方进行,先讨论,再进行论辩,只要理由充足就要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辩证地看待问题。不局限于某一个层面。)
F、师小结。
结构上:
A、文章是如何布局谋篇的?
明确:本文以父亲的心理变化为线索,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表现儿子的变化。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概括能力。)
B、作者如何从儿子的变化引发思考,从而提示主旨的?
明确:从现象到本质,从记叙到议论。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感性上升到理性。但师点到即止,不可强求,生如没提到这一点,可不讲。)
4、生提出问题后,可运用各种方式,如讨论、提问、查阅资料等等,自主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明确:答案见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训练
思考题:如果你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在中国课堂上发挥美式教育的作用?请提出具体的建议。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同学们,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十分著名的,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病,而美国教育重视能力训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面对今天这个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我们确要反思一下——如何取舍。这些都有待同学们的探索。
(五)作业
请同学们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以《我看中国的基础教育》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教学模式的理论说明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其内驱力,以互助互动教学,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们。本节课教学过程按课堂主体模式进行,如下:
1、激发主体主动参与:兴趣是学习的动机。本文教学开头以学生熟知的中国小学课堂实录导入调动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他们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出美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2、引发主体,主动质疑。这是自主学习前提条件,教师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新闻记者文章,自主活动探索,针对文章提出自己研究的问题。不再局限于师定向,可由选取思考角度。师适时采用指导发现法,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使问题条理化、清晰化,从内容到结构,从现象到本质。
3、启发主体,主动探究。学生主动质疑后,对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思考,再加以引导,是能自己找到答案的。此时,可让生采取多种学习,讨论探究、互相启发、师引导等,集思广益,让他们畅所欲言,在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启发,开阔学生的思路,形发散性思维;通过讨论,调动每生的积极性,逐步深化认识,由认识现象——美国小学课堂是怎样的,上升到认识本质——美国小学教育的特点。
4、开发主体,主动发展。在生对美国教育有一定感性和理性认识后,联想到中国的基础教育,让生自由地发表对这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看法,各抒已见,形成浓厚的辩驳气氛

。时机一旦成熟,师顺势引出一个小型辩论会“是喜欢中式教育还是美式教育,为什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从两个方面,事物的不同角度,辩证地去看待、思考问题。同时重视课内和课外的同步发展。学习效益,更体现在会不会应用,会不会创造。据此设计一个课堂思考题,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将美式教育的优点引入中国课堂。

    以上《《儿子研究报告》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儿子研究报告》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儿子研究报告》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