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

日期:2019-05-20  类别:说课稿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这篇小学数学说课稿由学科吧(jsfw8.com)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师在说课活动中参考,并期待广大数学教师踊跃为我们供稿。该篇说课稿内容如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多位数加法打下基础。例题以三个小朋友交流收集的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通过用小棒操作过程中将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的演示,突出了口算中进位的算理,并引导学生有序地交流算法。在这基础上,再教学和是(jsfw8.com)非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启发学生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进行有序的表达。“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圈小棒来计算,再次鼓励用不同算法。第2题先计算,再比较,发现规律,引导算法优化。第3题是解决实际问题,既练了口算,又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习惯和能力。本课的重点: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本课的难点难“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比较熟练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我先出示一组口算题,请学生回答,并说说245的计算过程,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并板书课题。
这里通过复习旧知,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这里将分三个层次来组织学生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媒体出示三个孩子玩画片的情境,并播放声音介绍他们分别有24张、6张、9张画片。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并列出算式。把这些算式根据已有认知基础进行了分类板书,96,246,249,2469.计算96时请生谈谈自己的算法。2469可以留待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再解决。这里通过多媒体创造出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提取例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列举出的4个等式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认识新知提供了背景。
2、教学246:
提问:246等于多少呢?有困难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先独立操作、思考,再交流。交流时边媒体演示边请学生讲解:先算46=10,即将4根和6根小棒捆成一捆,再算1020=30,即1捆和2捆合起来一共3捆。最后再请学生复述一下计算过程。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这里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再讨论交流,进行算法整合,确认算法,并通过动手操作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教学249:
提问:你能算出249的和吗?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先摆小棒,再讨论算法,接着媒体边演示边讲述计算过程。这里有不同的算法,既可以先算246=30,再算303=33;也可以先算49=13,再算2013=33。教师将这两种算法都予以肯定。这里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过程,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4、对比总结:观察246和249这两题与复习中的“245”一题作比较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得出: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需要向十位上进一,这种加法是进位加法,并揭示课题。接着请学生解决2469这一题。
这一环节孩子们通过摆小棒自主探究解决了遇到的新问题,建构了数学知识的意义,接着又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了。
第三环节,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先圈一圈,再计算:
让孩子圈了以后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圈?然后根据圈的过程算出每题的得数.让孩子明白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的算理,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通过计算练习来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2、出示三组题,每组都以一道20以内的进位加法带出3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把每组4题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沟通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创设购物情境,拓展应用:在大屏幕上用多媒体显示玩具商店一些玩具及价格:玩具熊9元,玩具娃娃16元,小汽车25元,皮球4元,积木38元。三个孩子分别购买了不同的物品,请学生帮助他们计算各自应付的价钱。这样安排不但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也进一步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计算的题目和以前计算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个位相加满十了)这样的加法叫什么?(进位加法)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原来十位上的数增加了1)为什么?(个位相加满十了,送给十位1个十,所以十位上的数就多了1个)让学生自己说说。
师生共同总结全课,不仅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把计算方法简单教给孩子,而是力求在生动的情景中让每个孩子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亲身探索了算法的过程,理解了“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将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
更多小学数学说课稿文章,请访问中国学科吧说课网频道。

    以上《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说课稿»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